第A08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航天信息董事长时旸
“平台+产品+服务”转型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 杨洁

  □本报记者 杨洁 

  

  航天信息董事长时旸近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航天信息的金税及企业市场、金融科技及服务、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三大业务板块向“平台+产品+服务”转型初见成效。

  转型升级见成效

  中国证券报:转型升级体现在哪些方面?

  时旸:公司三大板块战略转型初见成效。金税产业板块方面,在从政策性收费转向市场服务收费;金融产业板块方面,成为中小企业普惠金融的主力军;物联网产业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案例。

  中国证券报:在涉税市场领域,考虑推行会员服务基于哪些方面?

  时旸:会员服务是公司将单一的防伪税控产品、服务收费模式转变为基于市场化的多元服务会员模式。企业成长靠市场,企业盈利能力来自于市场。会员服务能够反馈企业竞争力。如果增值服务做得不到位,企业就不愿入会,要让市场来检验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如何“再造一个航天信息”?

  时旸:多个方向上均存在“再造一个航天信息”的空间和可能。比如,公司发布了几个新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其中包括市场综合监管平台。这契合工商食药监质监合并产生的新需求,并基于航天信息智慧食药监平台,全新升级打造的平台。这个方向很有前景。

  税务延伸出来的数据,也是企业征信服务的重要抓手。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企业并购、确定合作方,都需要进行决策判断。航天信息在防伪税控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可以依托税务数据优势向金融科技方向拓展。

  区块链协同创新

  中国证券报:区块链和航天信息现有业务如何整合?

  时旸:区块链并非颠覆性技术,可以理解为密码技术、共识技术、点对点技术等现有技术的组合,是一种模式创新。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记账来解决信任问题,构建可信环境,提升效率。这与航天信息致力于提升信息化水平的业务基因一致。

  2016年,航天信息开始研究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完成了区块链平台的开发,并积极推动平台应用落地。目前,区块链平台在金税、金融、物联网三大产业板块的业务领域都有应用案例。比如,电子发票、供应链金融、货运物流、财务结算、云端营销、食品安全等。区块链技术是底层支撑技术,与各业务板块结合是应用模式上的创新,起到优化作用。

  航天信息的区块链研发和应用两条腿走路,在数字票据、供应链金融、质量追溯等诸多需要构建信任体系的业务领域,构建区块链网络。比如,电子发票开具方便,但后续的报销环节麻烦。运用区块链技术,与财务软件对接,可以查证发票真伪、防止重复报销等,且全程无纸化高效流转。

  在粮食信息化、安全追溯领域,基于区块链平台能够实现对成品粮全生命周期闭环记录和存储,实现对成品粮源头的追踪溯源。

  中国证券报:这些平台应用情况如何?

  时旸:区块链电子发票流转平台已在青岛、北京、安徽、湖北、宁夏等布局13个联盟链节点,43家单位参与试点,入链发票达35万张。而云端营销平台、货运物流、食品追溯等将陆续上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