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恒指打响三万点争夺战
机构发声“牛市不言顶”
本报记者 倪伟
新华社图片

 新华社图片

 □本报记者 倪伟

 

 恒指上周强势冲高,上周三最高见30199点,突破了3万点大关,虽其后受内地A股影响有所回吐,但上周五即重拾升势,全周升幅达2.29%,为连续第四周收涨。周一,恒指再度失守3万点关口。不可否认的是,港股市场重心已升至3万点附近,上升动能仍较充沛,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恒指在该水平附近需要整固消化,短期波动或大幅上升。然而宏观经济无忧,企业盈利依旧大概率上涨,这些因素对港股都形成了有力的基本面支撑。加上估值不高和南下资金的持续支持,机构纷纷看好港股上行空间,发声“牛市不言顶”。

 港股市场震荡加剧

 上周港股受到A股大起大落走势影响失守30000点,但整体上行节奏良好,短期没有大利空因素。周一恒生指数收盘跌0.59%,报29686.19点;国企指数跌1.16%,报11772.27点;红筹指数跌1.02%,报4340.32点。板块方面前期领涨的中资银行保险板块回落,以腾讯控股为代表的科网股、中资房产板块和5G概念板块也出现回调。南下资金出现了净流入下降,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持续出现负值。市场人士表示,近期恒指强势冲高,但当前港股季报期基本结束,市场同样缺少明显利好刺激,但也需留意短线回调风险。大市交投方面,周一全日大市成交1026.06亿港元,为连续16日站上1000亿港元。上周港股连续两个交易日曾达至1500亿港元以上水平,投资气氛仍保持高涨。

 恒生指数在30000点的位置遭遇强阻力,波动大幅增加,反映了投资者对于后市分歧的加大。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并没有经济下行担忧,企业2017年盈利增速大概率表现良好,这些因素对港股都形成了有力的基本面支撑。并且从主要指标看,目前说港股顶部显得有点过早。首先,从估值水平看,目前港股不再非常便宜,但还远不算贵。目前恒指市盈率仅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市净率则较低。如果看H股指数,则估值水平更低。结合以往牛市顶部的估值水平来看,目前港股还有很大的估值提升空间。其次,从成交量看,目前市场情绪并不极端。与2007年的牛市相比,目前港股市场成交量还处于温和,市场并没有顶部阶段的狂热特征。第三,参照全球其他主要股市表现看,港股在此轮全球大牛市中上涨幅度仅处于中等水平。发达市场中的美国、德国、英国等股市均创历史新高,美国标普、日本日经等指数目前点位均是最低点的3倍以上,而香港恒指目前点位仅是最低点的2.5倍不到。新兴市场中的印度、韩国甚至菲律宾等股市也都创历史新高,港股目前离新高还有距离。

 机构看好后市

 多家机构日前对于港股上行空间表示乐观。其中,高盛发表最新报告预期,香港恒生指数明年底目标32000点。建银国际则预计2018年上半年,恒生指数将上升至34500点。此外,平安证券提示,白马行情或在H股蓝筹上延续。

 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表示,今年恒指表现强劲,MSCI中国指数连续11个月获得正回报,他预计,明年MSCI中国企业盈利增长达14%,将继续支持股市,预测明年底恒指或可挑战32000点。他又预计,南下资金流入规模会由年初至今的380亿美元,增至明年的500亿美元,主要因内地投资者有分散投资的需要以及为人民币贬值预期做对冲。此外,他认为中资金融股估值仍低,并认为科网股盈利增长仍然强劲。

 建银国际在最新201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香港市场2017年的强劲涨势将延续至2018年上半年,同时波动性和成交量会增强。新的流动性注入将在未来数月把恒生指数推升至一个新的高点,恒生指数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大约34500点的高位。建银国际证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及主管苏国坚称,随着香港的资本市场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会看见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到海外投资,香港与内地互通后会有更多投资机会。另外A股被纳入MSCI,将有更多资金流入市场。与此同时,很多来自中国以外的公司也相继到香港上市,令香港市场变得更加国际化,也是吸引南下资金的一个原因。

 平安证券近日发表研报表示,A股的白马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而恒生国企指数的走势要强于上证50。虽然白马股的估值仍然处在相对合理的区间,但是短期上涨较快,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而H股标的相比A股具有较大的折价率,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的条件下,能够提供更厚的“安全垫”。从南下资金买入情况来看,这些H股的蓝筹股已经开始吸引较多的南下资金买入。未来这些H股蓝筹股相比A股,有望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