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6年01月16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照现实的非数理博弈理论
毛志辉

 □毛志辉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是博弈论当之无愧的开创者。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又与摩根斯坦合著了划时代巨作《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真正将博弈论发扬光大并且对现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却是托马斯·C·谢林。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沿着完全信息理论和数学表达的两条基本途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理论推演的结论严重偏离现实的困境。与以纳什、豪尔绍尼、泽尔腾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坚持采用数学语言和公理性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不同,谢林以迥异于数理化的博弈论范式的研究思路独辟蹊径,发展了一套“直面现象”的非数理博弈理论。他尝试将博弈论从对相互影响的结果的艰辛晦涩的数学分析,变成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普及的言语故事,并借此为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路径。

 谢林发表于1984年的著作《选择与结果》,虽然算不上是他的代表作,但却深刻表明了他在博弈论研究中视野宏阔、纵横捭阖、关照现实的底色,同时也鲜明地体现出他研究的宽度。他毕生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研究领域虽然是以军事战略和军备控制为主,但他的研究触角却广泛延伸到政治学、社会学及国际关系等公共领域,并且都有着切实的应用,以至于几乎从能源问题、种族隔离制度、犯罪行为到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等,都被他“大包大揽”下来。

 这部作品收集了谢林在1965-1984年间所写的十五篇重要论文,主题涉及经济分析与政策伦理学、命令与控制、道德与自我控制、死亡之际的策略关系、经济学与犯罪集团、策略分析与社会问题、压缩军费的策略、关于恐怖主义的思考、作为消费器官的大脑等,论题纷繁复杂,论述也精彩纷呈,足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关于命令与控制的讨论中,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切入点,详细谈了劫机事件发生时的责任危机问题;关于经济学与犯罪集团的讨论中,涉及了赌博、敲诈、堕胎、走私等问题;关于策略分析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则分析了非暴力手段、药物控制、淫秽图片邮购等问题。

 谢林总是对那些无法被理性行为理论充分解释的现象和案例充满热情,力图将博弈论尽量扩展,使其可以考察现实世界的各种行为,并尝试采用独特的分析方法加以考量。这也是他迥异于主流经济学家之关键所在。而他对那些严肃问题的轻松“调侃”,又为他的作品平增魅力。如对人的大脑的讨论中,他不仅谈到了催眠术、恐惧症、白日梦,而且作了一个好玩的尝试,试图说明大脑除了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设备,更是我们的一个消费器官。他还如此设问:我们是在心灵的帮助下体验人生,还是我们的心灵在我们的帮助下体验人生?恐怕真的没有人知道是谁在掌控这一切。

 在这部著作中,谢林还完整地阐述了自我控制理论。他从关注多个参与者之间的博弈转向“自我博弈”,即“以自己为对手”的博弈。他试图通过这一理论来回答什么是理性、人是如何控制自己行为的。谢林认为,每一个自我都有自己的需求与欲望,他们都受一个时刻存在的“超级自我”的监督,这个“超级自我”是总的管理者与裁判者。自我管理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它发生在社会环境中,人们正是因为社会安排的缘故才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促进或是受到阻碍。比如一个戒烟的人会看到自己告别恶习而重获自由,还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长的寿命,而他的配偶、子女、父母双亲和友人也能够摆脱吸烟的影响,他或许就会实施自我控制。

 谢林观察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自我欺骗以使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或者避免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比如抽烟、喝酒、缺乏锻炼和储蓄不足等。他认为,人们有时好像不是单一个体。他假设存在三个“我”或三个“你”。其中一个告诉自己,只要不吃午餐、不看喜欢的节目或是周末不去滑雪,就可以晚睡并省掉健身计划;或者答应另一个自己只要每天都早起就可以看五局电视棒球比赛。他把自我控制问题引用到多个“自我”的斗争之中,那么,如何妥善解决这种斗争呢?谢林提出,可以由足够诱惑力的奖品或惩罚来诱使预期希望的行为出现,或者闭着眼睛关掉“某人”。在一个完全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中必然会涉及预期的自我控制分析,谢林所阐述的自我控制理论,不仅构成了他毕生的三大理论成就之一(另外两大成就是“讨价还价和冲突管理理论”、“相互依存的选择和行为理论”),并且还成为了委托代理理论的重要来源。

 谢林曾经说过:“如果你要研究某个理论或者发展某个概念,如果你认为这个理论或概念将促进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那么就请发明一些浅显易懂的概念。”正是遵循这种思想,他发明了许多原创的概念来充实其博弈理论,也使得他的博弈论研究具有广泛的经世致用价值。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在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策导向上,如何让人们真正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妥善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以及局部的利益冲突等问题,谢林的理论是具有较强借鉴意义的,在政治和经济外交战略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很多人认为谢林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国际关系学家,有人甚至认为他是核战略学家,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太准确。作为一位凭借非数理博弈论的研究和应用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大师,我们着实很难定义谢林确切的学者身份。他的研究方式及侧重点与主流的博弈论学者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而他所取得的成就又是那样的拔萃突出,最终极大地完善、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博弈论。虽然谢林迟至2005年(其时他已是耄耋老人)才与罗伯特·奥曼一道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无疑是20世纪最杰出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他自身也已成为学界一段非凡的传奇。

 书名:《选择与后果》

 作者:托马斯·C·谢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