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预期财政降负“组合拳”将更高效
刘国锋

 □本报记者 刘国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专家表示,预计2016年财政政策会保持相当积极的姿态,赤字率会在2015年基础上有一定上升,减税等措施的推进更有利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财政赤字规模或超万亿

 市场人士在对2016年“松货币、宽财政”的宏观政策定调的同时,也对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达成共识。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蒋震表示,财政赤字是应对经济下行的一种有力措施。提高财政赤字可以扩大财政支出,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介绍,我国赤字率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空间,减税则对应着政府扩大赤字规模,政府发债还能解决当前“资产配置荒”的问题。

 目前,研究机构对2016年财政赤字率的预期普遍不低于3%。“在今年决算赤字已经临近3%的情况下,明年的财政赤字突破3%是大概率事件。”中信证券22日发布的报告表示,阶段性提供财政赤字率的提法意味着明年财政赤字很可能超预期。瑞银证券预计,2016年财政赤字将提高至3%以上,这意味着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将超万亿,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规模也可能达万亿。

 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措施与频繁发力的货币政策相比显得较少,在2016年供给侧改革逐步推行的前提下,预计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发挥作用,与货币政策相配合。

 “双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将更加紧密。中信建投证券22日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地方债务置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都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将被赋予重任,2016年有望继续多次降准,其中还有应对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金外流、外汇占款放缓的对冲意义。

 降负“组合拳”料更高效

 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减税政策,将有效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22日表示,明年对企业将是很大的机遇,一定会大幅度实行企业减税,让企业能有效应对成本上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指出,减税应该偏向有效率的企业、国家扶持的产业领域等。

 “降税将更多地向符合需求升级方向、能够提高有效供给水平的制造业倾斜;对于产能过剩尤其是高排放、高污染的钢铁等传统行业而言,即便要降税,也将是在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产能淘汰的基础上适时降税费,而且幅度料将有限。”中信证券表示,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出全面减税,但是明确提出了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这体现中央对制造业面临的困难的重视。对于制造业增值税的降低也不会是全部制造业同一水平的降低。

 2015年以来,针对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等,政府已出台多项减税举措。机构人士介绍,在明年减税政策方面,预计决策层会把营改增范围扩大到房地产、建筑业等服务业行业,降低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率,并扩大对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改革措施有望加快落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对此,专家表示,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是从中央层面正式阐明了供给侧结极性改革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指明了结极性改革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伴随着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有望推出系列结构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并通过行政体制的改革,破除地方政府和一些行业部门对相关企业的过度保护。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明年的改革方向更加明朗。招商证券22日表示,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将是2016年经济工作重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关键点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

 另有机构人士介绍,受此推动,改革措施有望加快落地,明年地方国企改革将进入落地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或已纳入议程和明年的计划。同时,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金融支持,间接金融的调整提供了直接金融发展的机遇,资本市场将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宏观政策重心正从扩大需求转向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包括资本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将是一个重点改革领域。落实改革可以大幅提高经济增长水平,金融改革仍将是2016年政策议程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