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衍生品/期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涛:程序化交易新规
有利于A股健康发展
官平

 □本报记者 官平

 

 证监会近期发布《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业内讨论。近日,浙江贝塔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对冲基金人才协会常务理事郭涛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既全面又严格,对股市发展大有裨益。

 中国证券报:证监会近期发布《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它将对国内证券期货市场上的程序化交易产生怎样的影响?

 郭涛:本次管理办法中证监会给程序化交易下了官方定义,“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既定程序或特定软件,自动生成或执行交易指令的交易行为。”这个定义非常广,广到实际上是包括了算法交易、程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全都包括在内。

 本次监管非常全面和严格,对单独备案、事前风控、事中处理和事后追责都做了详细规定。比如设定更符合监管程序化交易的事前风控指标,而不是对所有的投资者都一刀切。

 而比如要求建立程序化交易指令计算机审核系统,自动阻止申报价格及数量异常的指令直接进入交易所主机,从根本上杜绝恶意程序和过去出现过的“乌龙指”事件,对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好处。

 金融创新和监管总是在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有了监管方案之后,离这个行业更规范的放开和发展也不会远了。

 中国证券报:从颁布的《管理办法》来看,中国对程序化交易的监管与海外市场有何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郭涛:从海外经验来看,监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国内的监管思路也并无两样:首先,单独监管,有效识别。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对所有的程序化交易用户都有唯一的身份认证,所以它可以有效地监控通过程序化交易发送的指令,并对交易指令制定风控指标。比如CFTC对高频程序化交易的认定更全面,尤其侧重于如何认定高频交易。比如除了定义程序化交易是“使用算法交易,在决策、指令生成、下单等各环节中必有一环节无人工参与”以外,还定义“持续较高的指令信息速率,采用撤单率、市场参与者信息比率、市场参与者交易量比率三种衡量指标。”

 其次,监控指令信息和成交量等主要指标。在美国,CME不仅监控程序化交易的成交量,也监控未成交的订单。并对程序化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做评估,试图识别“有毒”策略,比如交易所会跟踪运用自动化程序的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分析其交易策略和操作手法及所提供流动性的质量对市场和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对于有损交易者牟利的掠夺性策略坚决打击。

 第三,保证公平。程序化交易从交易触发、订单生成、执行到交易完成这一系列动作速度都相当快。交易所和监管层面,只能对交易层面一视同仁,确保公平。在美国,CME对于主机托管只提供一种收费标准,而且就算是托管服务器地理位置不同,但是连接到交易所系统的光纤的长度是相同的,而这就确保了订单进入交易所的时间是相同的,对高频做到了一视同仁。

 国内外监管最大的不同可能来自于目前国内交易所层面对每天下单的限制。比如说《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说了对程序化交易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证券交易予以重点关注:包括一个交易日内出现五次以上每秒申报5笔和日内申报2000笔以上等情形,这些具体的硬性规定在海外并不多见。当然,这些限制可能以后也会逐渐放开。

 中国证券报:请介绍程序化交易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郭涛:国内的程序化交易主要与量化分析相结合,因为程序化交易一般指通过数据挖掘、回测、构建模型,形成的一个决策和交易系统。下单指令由系统直接发出,立即执行。这本质上提高了基金管理人的交易执行效率,目前国内的很多量化Alpha策略、几乎所有的ETF套利策略和CTA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程序化交易。

 中国证券报:过去一段时间,A股非理性下跌,有人归因于程序化交易,称其助涨助跌,导致“闪崩”出现。对此,您有何看法?

 郭涛:程序化交易的本质是“效率”的提高,基金管理人通过复杂的算法或者自动化程序去执行既定的交易策略。把计算机可识别的参数进行编程,建立模型和交易通道,这会导致更加高效地挖掘市场机会以获取利润。但这种方式并不是为了破坏市场规则,而是代替研究员和交易员从而更快完成交易,所以与传统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没有本质区别。比如趋势跟踪策略,在市场发出拐点信号时,程序化交易会先进入市场,完成布局,人工操作则会更慢一些,而如果该信号识别是有效的,市场随后出现拐点,那么程序化交易会获得更高一些的利润,但并不会改变市场运行的趋势。因为市场的参与者本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博弈,程序化交易并不会代替人去做出判断,而只会帮助人去快速完成指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