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外资金渐回流 港股价值洼地凸显
黄莹颖

 □本报记者 黄莹颖

 

 尽管港股18日下挫,恒生指数下跌1.43%至23474.97点,市场担忧情绪再次加剧,不过从近期海外资金的动向看,资金流出已大幅放缓,并有回流迹象。8月第二周港股资金流出规模仅为此前水平的三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眼中的质优价廉的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港股整体市盈率不到10倍(剔除银行后为约12倍),市净率为约1.2倍,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仅次于俄罗斯市场的估值洼地。这将给予长期资金一个低成本的布局机会。

 RQFII基金净赎回放缓

 Wind数据显示,在港上市的RQFII基金,进入8月以来,尽管仍为净赎回状态,但规模已明显放缓。8月前两周,RQFII基金总份额仅减少不到0.4亿份。对于近期的份额变化,香港一中资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预期随着市场的企稳,未来资金申购力度会加大,净申购份额将会增加。

 此前,RQFII基金7月份总份额减少近2.39亿份,6月份总份额则减少1.46亿份。其中最大的RQFII基金南方A507月份单月份额减少近2.4亿份,6月份单月减少近0.5亿份;博时A507月份单月份额减少近0.28亿份,6月份单月减少近0.28亿份;此外华夏沪深300、易方达中100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此前,中国股票基金曾持续4周出现大额资金流出,平均每周遭撤资28亿美元,合计112.62亿美元,不过在进入8月第二周以来,这一数据已有放缓,Jefferies)统计显示,8月6至12日,中国股票基金流出8.3亿美元,低于前一周的9.8亿美元,更远低于近4周平均水平。

 中国资产仍受青睐

 尽管7月A股、港股调整幅度较大,但是从海外机构的动作看,并未失去长期布局中国资产的信心。根据中登公司数据,7月QFII、RQFII分别新开立了29个和57个A股账户,两类机构合计账户分别达到926个、819个。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以来海外机构开户最为积极。从QFII月度新增开个数来看,1至6月的数据分别为15个、20个、12个、4个、12个、23个,7月的29个刷出了今年的最高值。此外RQFII方面,1至6月的数据分别为29个、38个、27个、28个、34个、34个,7月份的57个,同样刷出了年度最高水平。

 此外,从沪股通数据看,8月前11个交易日,其中有7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仅有4个交易日呈现净流出,从净流出资金规模看,也在逐步放缓。

 中东一主权基金香港办事处负责人表示,虽然A股、港股调整幅度比较大,但是从全球布局的角度考虑,短期的波动,并不会影响主权基金这种长期资金的投资,反而会给予长期资金一个较低的布局成本,目前中国资产的占比在整个基金的份额仍较小,仍有较大的配置空间。

 不过,也有机构发布警告称,人民币波动对港股的直接影响是内地企业的盈利及资产价值因汇率而出现损失,从而影响占恒指近六成比重的流通市值。而另外四成中的本地零售、银行、旅游(博彩)等企业会因港元相对强势而竞争力降低。虽然人民币汇率已阶段性企稳,但受牵连的新兴市场仍未看到曙光,因此欧美投资者很可能会选择维持低配中国市场在内的新兴市场,至少不会现在增加对新兴市场的风险敞口。

 港股全球第二便宜

 事实上在调整过后,目前港股和A股市场均已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尤其是港股。兴业证券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首次加息是对新兴市场冲击最大的时期,往往伴随着一段3-4个月的调整期。此次美联储引入前瞻指引机制,市场预期美联储或在9月加息,随着加息时点越来越近,近期将是新兴市场资金流出压力最大的时期。等待靴子落地后,港股的投资时机也许更优。对于立足于长期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港股具有配置价值。整体市盈率不到10倍(剔除银行后为约12倍),市净率为约1.2倍,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仅次于俄罗斯市场的估值洼地。

 光大证券近日报告也指出,综合考虑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前景与政策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基本面之后,港股市场在未来6个月内出现大规模资金外流以及持续深幅调整的概率十分微小。更重要的是,港股的静/动态估值水平决定了港股市场向下的调整空间有限。预计未来6个月内,市场会偶发“事件性”的震荡行情,但市场也会表现出较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不过,也有机构报告同时指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谨慎态度,以及内资“北水南调”的退潮,将使短期资金入市乏力,港股依然缺乏后续整体性上行动力,趋势性机会仍需等待,在震荡市里宜以短线波段操作。

 CFP图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