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2版:第十二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巡访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震荡行情下套利策略表现优异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王梦丽

 今年以来,A股市场可谓是热闹非凡,从年初至6月上旬的“疯牛”到6月中下旬以来的剧烈下跌,再到近期的持续震荡市,如此行情给普通股票私募的操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事实上,下跌行情之后不少普通股票型私募可以说遭遇到了历史最大回撤,部分仓位较高、风格偏激进的股票私募近期业绩甚至遭遇腰斩。

 而相较于传统股票型基金,采取套利策略的对冲基金由于交易标的与股市相关性较弱,业绩可以独立于大盘走势而颇受市场关注。好买基金数据显示,具有业绩数据的43只套利策略对冲基金年初至今平均业绩为16.64%。得益于其稳健的表现,套利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对冲基金中不容小觑的一类。

 套利策略类型多样

 所谓套利策略,其实是对冲基金众多策略的一种,又称价差交易。主要是指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进行反向交易,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这两种合约平仓的交易方式。这种策略的核心其实是利用市场中存在的价格差异,进行低买高卖,从中获利。

 套利策略具体包括的子策略有很多,比如期现套利、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场套利等。具体来说,期现套利主要是把握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存在的价格差异,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进行低买高卖获利,期限套利的投资品种包括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

 跨期套利则主要是指在同一市场同时买入或卖出同一种商品在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有利时机同时将这两个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约对冲平仓而获利的交易行为。主要是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割月份之间存在的价格差。

 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互关联的商品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交易,这两种商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比如贵金属、农产品、金属与能源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或受制于同一因素,所以可以进行套利。而跨市场套利是指当不同的市场对同一品种的标价出现偏差时而进行的套利。事实上,金融市场不乏因地域、市场差异而存在价格差的投资标的。比如,同一只股票在港股和A股市场间存在的价差机会。

 天演资本多策略并用

 私募基金中主要采用套利策略的公司有天演、富善、淘利、庸恳、信合东方等。以天演资本为例,该公司的投资策略主要为分级基金统计套利、事件驱动策略、衍生品高频套利交易策略。在具体操作时,使用量化模型避免主观情绪影响,力争做到全对冲、不留风险敞口。

 旗下产品天演1期自2014年9月14日成立以来,截至今年8月13日,已经取得了70.91%的累计绝对收益。如此优异的业绩表现对于一向求稳的套利策略基金来说实属不易。具体来看,天演资本主要采取的分级基金统计套利策略在本轮牛市行情下非常有利。由于分级基金拥有A、B份额,B份额带有的杠杆和复杂的折算条款经常造成定价错误,从而产生套利机会。

 事实上,2014年末,伴随着牛市到来,分级B开启了一场轮番涨停潮,B份额相对于母基金整体溢价较多,套利机会出现。加上6月中旬开始的下跌行情,不少分级B在连续多天跌停之后,产生较多折价,这种情况对于套利策略基金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在牛市与下跌行情下,不难理解为何采取这种套利策略的基金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业绩表现。

 淘利资产专注低风险套利

 根据好买基金的调研,淘利资产旗下的套利策略基金主要是以低风险套利策略为主,采用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关注价差和波动率,不留风险敞口,受市场下行影响较小。

 具体操作上,淘利资产在运用量化模型进行交易的同时融入交易员的主观判断,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特的人机互动的交易模式比起单纯的程序化交易更加灵活,可以借助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基金产品的潜在收益。

 以旗下产品淘利多策略量化套利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2年9月12日,主要做股指跨期对冲套利。截至2015年8月13日,该基金年初至今累计绝对收益率15.23%。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套利策略捕捉的是市场存在错误定价时所产生的相对短暂的获利机会,这样的机会并非均匀地分配在市场的交易时间和空间中。所以,往往在市场受重大事件影响,出现特别波动时,会出现较多套利机会。因此,套利策略的收益按月份来看并非完全均匀,甚至某些月份呈现净值下跌态势,但将业绩拉长到年份观察,收益相对稳定。

 选择套利型产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经得起等待的煎熬。一般来说,套利型产品刚刚成立时,常常不能立即获利,甚至会出现连续几个月净值保持横盘的情况。所以投资者选择套利型产品之后,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基金经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套利,只有守得云开才能见月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