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FT将开启怎样的新时代
□刘丽娜

 □刘丽娜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简称FT)易主日本经济新闻社,这恐怕是本周末最引人关注的国际财经新闻。

 在国际财经界,如要评选全球最受尊敬的大报,FT几乎没有悬念会居于首位。在关注世界经济的专业人士眼里,阅读FT新闻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笔者从多年采访过的许多国际顶尖经济金融人士那儿了解到,FT无一例外是他们的每日必读。2010年在美国国会参加一个关于金融危机与改革的听证会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步入会场时,手里拿着厚厚一叠报纸,那独特醒目的颜色让人一眼就认出是FT。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也告诉笔者,他最常阅读的三份报刊是FT、《华尔街日报》和《经济学家》杂志。

 初识FT是多年前还在上大学期间,学校请来FT资深编辑格雷厄姆给国际新闻专业的几位学生做了一个星期的特别培训。他讲的一句话,至今还印在脑海里:“这份粉色的纸就是我的药,离开它我活不了。”当时这句话对笔者更像是一句笑话,因为国际财经新闻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仅限于极高端的阅读群体,中国刚刚打开开放的大门。但不管怎样,格雷厄姆老师使笔者对公司财务报表、兼并收购等专业财经知识有了初步印象。

 后来,自己也走上财经新闻的职业道路。回望当年,FT可谓自己在财经传播生涯中的启蒙者之一。而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对格雷厄姆的“药”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无论是财经从业人士,还是财经传媒界,FT都被深度依赖。一家报纸能够做到如此成功,必有其道。

 根据笔者的理解,FT之所以能从1888年创办迄立至今,得益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无私无畏(No Favor. No Fear.)的办报宗旨。这一口号是其作为媒体传播的灵魂。FT对文章选取有很强的平衡术,这使得其显得相对客观。此外,始终坚守专业度。FT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财经领域的龙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专业与精湛的从业队伍。

 仅举一例,被很多中国财经新闻人当作职业偶像的FT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本身就是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他的文章总是着眼全球、横贯东西、条清理晰,加上英式幽默的娓娓道来,创造了一种FT评论范。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政府决策者,在沃尔夫面前都非常谦逊。“我和其他人一样,是您的忠实消费者”,斯蒂格利茨今年在一次论坛上当着众人调侃地恭维沃尔夫。

 事实上,FT又绝不仅仅是一份财经报纸,它包罗时政、文化、社会生活等各类新闻和言论,是现代国际知识人生活风尚的引领者。只不过,它更强调从经济学家的视角,来解释、分析现实和预测未来。也正是这一点,使FT与一般的综合媒体不同。

 对于更多中国读者,FT的名字与影响力主要是近十年左右形成的。期间,FT中文网功不可没。

 2005年,FT中文网正式在中国成立,并投入商业运行中。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的名字逐渐广为人知,其人其文成为中国财经新闻界的榜样。过去十年,FT中文网抓住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上升与深度融入国际的大势,以其专业、独到的眼光解释中国经济现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高质量的专栏,常常能够引领中国财经媒体设置议题,引发讨论,使其在中国财经界树立极高声望。十年后,张力奋激流勇退,转身从事传媒教育和继续担任专栏作家,一度也成为财经传媒人热议的话题。

 然而,高端的财经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仍免不了经营不力的命运。FT易主新闻引发几大悬疑。

 首先,这家高贵矜持的百年老报怎样保持其英伦风格?有观察家表示,日经收购FT是会产生物理效应还是化学效应?FT最终是否会变成一家会说英文的日本媒体?还是FT改造日经,使其成为真正的全球化领先媒体?

 其次,中国读者可能更加关心的是,FT下属中文网的命运又将如何?作为中国读者,闻听FT易帜于日本老板旗下,心中多少有些许复杂。目前出售案还未尘埃落定,人们只能静观其变。

 第三,FT出售对于财经传媒业的影响。FT在国际财经媒体当中,以数字化转型早和收费阅读而独树一帜。然而,这次出售案暴露出这家媒体的经营情况肯定不理想。在知识分享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FT坚守的知识有价的理念是否行得通?

 在FT出售案中,到头来是资本投票。FT的前主人——英国培生集团之所以最终把苦心经营58年的这家传媒集团换来12.9亿美元(合8.44亿英镑)现金,显然认为这是个划算的买卖。要知道,比起两年前以2.5亿美元出售的《华盛顿邮报》来说,FT的这一售价已经足以欣慰。

 然而,在那些热爱FT、依赖FT的读者心中,保持FT的英国血统岂能以金钱衡量?

 不过,英国人似乎早已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就像路透社的一位资深编辑对笔者笑言,你知道英国人为什么那么爱调侃自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失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