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6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议转向与否 货币政策宽松料延续
任晓

 □本报记者 任晓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开展定向正回购操作,同时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未全额续作,引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取向是否已发生转折的热议。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中国也不容易进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需继续保持宽松力度,未来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预计仍将偏宽松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宽财政将扮演稳增长政策的主角,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适度偏紧,更加着眼于定向宽松。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近期央行的行为特征总结为观望等待或许更贴切。央行连续定向正回购,MLF未续作,这并非转折,而是观望等待的成分居多。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偏宽松态势。从央行二季度经济调查问卷来看,多数指标都创历史新低,反映出稳增长压力较大。企业经营持续恶化并制约贷款需求。二季度国内订单和出口订单季节性反弹,但季调后仍处于低位,内外需求低迷仍是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同时,贷款需求严重不足。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从一季度的68.8%大幅下降至60.4%,创历史新低。由于需求不足制约企业投资意愿,贷款需求大幅下降,信用扩张受阻。

 企业困境传导到银行,银行经营状况也随之恶化,宽松预期增强。接受央行调查的银行家认为,宏观经济热度仍在下降,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偏松的受访问者占比提高。银行家经济信心不足,预期货币政策继续宽松。在调查中,预期三季度货币政策趋松的银行家占比45.8%,大幅高于上季度调查中的34%。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宽财政难持续,宽货币是趋势。6月以来,地方债大规模发行,财政政策真正转向积极,但从历史经验看,财政政策的核心是举债,属于透支未来而不可持续,至多在一至两个季度内起作用,之后宽货币仍是主旋律。宽货币周期并非结束,而是拉长了。

 流动性陷阱风险低

 有市场观点认为,近期货币政策没有采取进一步宽松举措的一个原因是当前正面临“流动性陷阱”。

 对此,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近期短期利率正在显著回升,有季节性因素,但至少说明中国金融市场陷入“流动性陷阱”不是那么容易。7天回购利率已接近2.9%,隔夜利率也接近1.3%,本周接近年中,预计短期利率会进一步大幅上升。

 近期出台的政策更多地集中在财政领域,对于货币政策是否转向,华泰证券认为,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哪怕是短期。部分市场观点提出的制约降准、降息的四大理由都不成立。一是有关经济是否已经企稳。5、6月的经济表现只能说是些许表象好转,难言企稳,更遑论复苏。二是有关“流动性陷阱”。短期利率近期快速上行,说明中国陷入“流动性陷阱”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三是有关货币政策宽松助推股市泡沫,货币政策宽松如果既不能影响经济,也不能影响股市,那才是悲哀。四是如果政策重点从货币转向财政,无论债务置换还是经济企稳,每件事要做好都离不开政策的齐心协力。

 降准预期较一致

 对于降息、降准,市场人士对降准的预期较为一致,但对于年内是否再次降息存在分歧。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三季度末至四季度,经济将呈现温和复苏态势,年内降息不会发生,但仍存在降准预期。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央行没有偏离自身政策基调,从稳健货币政策的动态内涵看,更加松紧适度,防止过度放水,防止经济惯性下滑。从货币供应目标来看,由于基础货币的主动性喷灌无效,杠杆信用扩张乏力,因此降息仍然为首选政策,目前似处于观望社会动能与经济数据变化的等待状态。建议央行进一步降息,因为单纯地依赖财政资金、准财政资金难以持续支撑货币供应目标。另一方面,国务院稳增长释放了较多的准备性需求,考虑到社会层面响应的时滞因素、地方债务置换究竟能带来多少动能,央行需要等待确定性的结论。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称,央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加码刺激未来必不可少。从货币政策层面来看,仍需要有效引导中长期利率下行,降低实际利率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生产的抑制,预计央行进一步降准或者扭曲操作在未来均有可能见到。

 有专家认为,尽管受美联储加息等外围因素影响,但中国是否降息仍取决于经济能否触底回升等内部因素,如果国内低通胀延续而经济增速未能筑底,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从5月的多项经济统计数据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未消除,宽松货币政策仍需加码。货币政策重在疏通政策传导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总量与定向调节工具的运用将加力增效,未来中国式扭曲操作或成为常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