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基金互认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募积极备战“出海”

 根据证监会的公告,对于此次基金互认,两地市场采取了一致的标准。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须成立一年以上,资产规模2亿元人民币以上,在对方市场销售的规模占基金资产比重不超过50%。香港证监会投资产品部执行董事梁凤仪透露,按照目前设定的要求,香港约有100只合格基金,累积资产规模约3000亿元,而内地则有850只合格基金,总计资产规模为2万亿元。从证监会批准的初期额度来看,内地与香港均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和“沪港通”维持在同一水平。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基金行业高度发达,市场庞大。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于香港证监会登记注册的基金产品(包括单位信托和互惠基金)共1825只(另有220只伞形子基金),总资产净值13221亿美元,相当于80000亿人民币。不过,此次基金互认中不少具体要求限制主要针对境外基金,如要求两地基金在当地运作、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公开销售及监管,互认基金需要获得当地的资产管理牌照等。香港证监会认可的零售基金则包括了香港注册的本地基金和可在香港销售的离岸基金两种,而离岸基金占约70%。这些离岸基金由跨国资产管理公司运营及销售,交易或投资决策并不在香港。按照互认标准,这些全球大型基金公司的产品暂不能进入互认行列。不同于内地基金,香港的基金产品多是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进行广泛投资,而非仅局限于香港本地市场。

 短期来看,初期3000亿元额度对香港市场的影响有限,不过这被市场解读为内资将大举进入香港市场的又一个信号。一些在香港设有分公司的本土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行动。“一方面要关注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到香港去,另一方面也要想想怎么把我们在香港的产品引进来,这时候我们提前在香港布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内资公募基金在香港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话语权并不大,内地基金公司港分支机构目前的主打产品多为A股或中资ETF,A50和沪深300ETF是主打品种。“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显然对内资基金公司的名头更加熟悉。从销售能力来看,内资基金在内地的渠道十分完善,相比境外机构优势很明显。监管层一直很明确地支持内资基金公司,不然华夏、南方、大成这些基金公司很难在外资的地盘上站稳脚跟。”一位基金公司国际业务部负责人表示,整体来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本土的公募基金公司。

 在得知基金互认消息后,深圳一家老牌大型基金公司高层紧急赶赴香港,与香港子公司共同筹划备战方案。博时基金战略发展中心透露,目前博时已在积极着手相关业务方案研究和实施,把握两地基金互认的绝佳机会,快速拓展海外基金代销市场,以及依托博时全资子公司——博时国际,趁势强化国际化战略,推动老牌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向“泛资管”转型。

 华夏、南方、汇添富、汇丰晋信、上投摩根、鑫元等多家基金公司也早已筹备或正在积极进行。景顺长城基金更是高调宣布,与景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景顺香港”)将展开基金互认合作。景顺集团大中华、新加坡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表示,已经看到香港投资者在购买A股产品方面的强大需求,将通过与景顺长城基金的合作,为香港投资者引入景顺长城基金旗下A股产品,争取成为首批开展基金互认的机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