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互联网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5年02月1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岭再现七千万坏账风险 类银行模式频惹争议
负责人声称增资“拟参与上市公司重组” 大额融资业务风险可控
□本报记者 张莉

 因广州纸业贷款逾期风波受到拖累的红岭创投,近日再次因大单业务贷款风险事件站上风口浪尖。2月7日,红岭创投官方发布一则“关于森海园林借款情况的说明”通知,承认该项目可能面临还款风险,并称“由于处置时间较长,在贷款到期前未必能够顺利变现,将按期支付投资者本息”。另据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透露,近期红岭正在准备增资扩股方案,争取将注册金增至5亿元,并积极参与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计划,目前该上市公司已停牌。

 尽管对于红岭创投而言,由大单业务带来的高额收益仍能覆盖当前逾期风险引发的垫付成本,且目前看来风险可控,但其以大额融资项目为主的“类银行模式”运营方式依旧遭遇各方质疑。不少P2P机构负责人表示,类银行模式涉及的业务资金规模庞大、风控风险极高,与P2P行业普遍的小额分散短期的产品设计规律相悖,P2P复制银行模式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

 除了红岭创投之外,进入2015年以来,因企业借款逾期引致的流动性风险正在席卷整个P2P行业。在业内人士看来,经历一定时间发酵,不少平台隐藏在内部的问题正在逐渐暴露。伴随P2P市场交易规模的快速扩张,新增平台设立及运营创新模式的不断引入,令P2P平台金融特性更为复杂,其中不乏问题平台迭出,P2P行业整体风险正在加速暴露。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