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贷行业去泡沫化不可避免
杜雅文

 □本报记者 杜雅文

 

 经过最近两年爆炸式发展,起源于“个人对个人”实现闲散资金充分利用的互联网中介平台,已经成为创新不断、花样繁多、让各路产业资本跑步入场的吸金平台,其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然而,在虚浮繁华表象的背后却面临“窘境”:虽然有一些网贷平台呈现出互联网企业恒者恒强的迹象,但绝大部分平台处于亏损状态,连生存都出现问题。因此,整个行业的去泡沫化已不可避免。

 尽管监管部门对网贷行业的发展秉承开明的态度,但这一行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格局下门槛早已经悄然提高,“拼爹”成为生存下去的必然法则。这既是由互联网平台需要烧钱推广的共同特性决定的,也是由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不良率居高不下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可以说,很多网贷平台已经到了不注资将很难维持下去的地步。

 出于对这一行业前景的看好以及网贷平台迫切的资金渴求,加之资本市场推波助澜的概念炒作,投资方与网贷平台可谓一拍即合。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获得PE、VC等风投融资的网贷平台已经超过30多家,互联网巨头、国有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等具有强大背景的“正规军”纷纷入场。

 为获得资金方关注“傍上大款”,一些网贷平台力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迅速做大成交量,虽然其中不乏亮点,但也有很多业务实际是“新瓶装旧酒”,游走在灰色地带。如伴随A股结构性行情而出现业务量爆发增长的股票配资业务,实际上早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只是随着股市行情回暖又再度火爆。该业务披着民间借贷的外衣,但投资者的资金因被存入配资平台指定账户,脱离了第三方支付这一本来就有限的监管,违背了“平台不能碰投资者的钱”这一底线,投资者的资金随时面临被挪用的风险,与非法集资仅有一线之隔。

 近日,监管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P2P机构必须坚持小额化以支持个人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并实现项目一一对应的原则。然而,为了迅速放量,不少网贷平台向“大”狂奔。一是用烧钱的方式把客户规模做大。如采用“拉人头”方式让用户入伙,只要老客户拉到新客户注册就都能获得奖励,一些返现比例甚至高达最低充值金额的20%,出手之阔绰令人咋舌。另一个“大”则体现在大额业务越来越多,一些网贷平台推出的投资项目募集资金动辄千万甚至亿元,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一笔坏账就可能引发平台的倒闭跑路,如某知名网贷平台因一笔不良贷款而陷入困局的遭遇,在业内已经引起极大震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量有资金实力的“正规军”进入这一领域为一些网贷平台进行信用“背书”,但其中很多产业资本实际从未涉足过金融领域。这些产业资本在行业供应链上处于较为核心的位置,涉足网贷平台也是剑指供应链金融,然而其在网贷业务上的风控、运营能力和经验均欠佳,不仅短期内很难跻身于一线平台行列,后续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还有待观察。

 资本逐利在网贷行业愈演愈烈,反过来又对网贷行业的盲目扩张起了助推作用,整个行业的去泡沫化已经不可避免。一些网贷平台的“创新”已经越走越远,甚至已经沦为背后资金方的自融平台。从短期来看,随着年关将近,网贷行业面临流动性大考,去年四季度上演的倒闭潮今年可能再度出现;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日益饱和大洗牌已经不可避免,整个行业的泡沫被刺破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也许只有等到洪水退去,裸泳者才会真正出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