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戏规则变了
□本报记者 郑启航 华盛顿报道

 □本报记者 郑启航 华盛顿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上周在华盛顿落下帷幕。本届年会参会总人数超过万人,为历次会议之最,其中各国部长级高官约800人,包括165位财政部长和126位央行行长。

 会议最后一天,IMF副总裁朱民在IMF总部接待了报道此次年会的部分中国记者,介绍了会议各方讨论情况和最后达成的共识。在他看来,此次会议参会人数空前“源于大家对未来的看法还不是很确定,想看看走势,都愿意到这个会议上来做一些讨论。”

 此次会议开幕前,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全球经济今年增速预期下调至3.3%,这是IMF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这一数据。对于这一数据的解读成为今年“两行年会”参会嘉宾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

 朱民说,在闭门会议上,各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展开激烈争论,有时辩论的激烈程度“超出想象”,不过代表们也通过对话逐步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全球经济增长3.3%是一个“不好不坏的结果”;而金融危机过去6年之后,全球经济增长依旧“不好不坏”且经济发展预期不断下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

 潜在经济增长率通常是指一国各种资源最佳配置情况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根据IMF数据,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了0.5至1.5个百分点不等,平均下降了1.25个百分点。“我们现在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很可能重新落位在一个较低的潜在经济水平,如果这成为现实,全球经济都必须重新定位、重新调整,包括每一个国家。”朱民如是说。

 而要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政策需要从刺激总需求转向改善总供给,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在激烈的讨论后成为参会代表们的基本共识。“讨论结束后,大家都在说游戏规则变了。”朱民说。

 朱民还透露,最终各国财长、央行行长达成的共识是:不能过度依赖和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则需要坚持一致性、信誉和原则;整个经济政策的走向是推动经济结构改革,改善供给,提高劳动生产率。

 不过,经济结构改革绝非易事,因为不同国家的任务和要求完全不一样,为此朱民建议各国应抓住结构改革核心,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除掉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包括垂直提升各行业附加值,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引导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完善收入分配等。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涨难以自拔,美国总统里根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主要就是改善供给,一方面紧缩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推动放松经济管制改革,包括减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经济的活力。这些措施的推出,让美国经济较快走出滞胀困境,并为其后20多年的持久繁荣奠定了基础。如今,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6年,各国偏重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避免了全球经济出现断崖似的下跌,但也使全球经济陷入温水煮蛙的尴尬,此番再度向增加供给转向,或许踩中了经济再度健康增长的鼓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