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9月05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息非降低融资成本最优选项
□渤海银行 蔡年华

 □渤海银行 蔡年华

 

 当前社会融资成本高企,经济基本面“三期叠加”,市场对降息的呼声更为强烈。主要依据是降息能直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意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结合当前经济结构和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降息并非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最优选项。

 首先,必须看到,降息主要作用的是信贷领域,在目前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新增本外币贷款占比仅略超过50%,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债券融资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年来非标业务和债券市场不断壮大,这部分融资利率一方面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参考的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与信贷利率相关性较弱。如果启动降息,对以信贷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企业而言将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其他占比近半的融资方式的成本影响有限,因此降息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影响深度有限。

 其次,信贷方面,由于商业银行面临存贷比约束和信贷规模控制的双重制约,继续增加信贷投放的能力有限;另外,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企业不良新增较快,信用风险担忧加剧,银行主动增加信贷的意愿不强。企业的融资意愿虽然会因降息有所提高,但依然面临两大约束,一是信贷可得性约束,即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歧视无法消除,即使降息,也无法实际降低其融资成本;二是受制经济转型环境,传统优势企业受产能过剩影响,再投资意愿较弱,其新增融资的意愿不强。基于这一判断,无论是从融资方还是资金提供方的角度考虑,由于受到多重约束,降息的实际效果或打折扣。

 再者,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和各种“宝宝类”产品收益冲击银行传统的负债稳定性,原先储蓄存款逐步向理财产品转化,银行的负债成本受法定存款利率的影响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目前贷款利率已经实现市场化,大中型企业信贷获取能力较高,且能以优惠利率获取资金,部分企业获取资金后并不投向实业,而投资高收益理财产品。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导致降息对降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成本效果有限,进而无法有效地传递至实体经济。

 而央行在经济存在下行风险的情况下,迟迟不全面降息可能是考虑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财务软约束和利率不敏感部门,这两部门长期占用大量的信贷资源,如果无法从制度上约束这两部门的融资行为,降息将直接使这两部门受益,而对降低其他经济体的融资成本作用有限,这与改革、转型的方向不符。

 最后,从国内外利差角度看,目前中美利差较去年同期已出现明显下降,且美国已步入升息的预期通道,考虑到目前外汇占款增速已明显下降,降息对热钱的流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将对国内流动性状况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营造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有利外部环境。

 基于以上的分析,全面降息并非目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最有效做法,而只有通过加快财务软约束部门市场化改革,加快完成利率市场化,形成有序的利率传导机制才是重中之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