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7月18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信银利精选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管理人: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送出日期:2014年7月18日

 §1 重要提示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基金托管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本基金合同规定,于2014年7月16日复核了本报告中的财务指标、净值表现和投资组合报告等内容,保证复核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

 本报告中财务资料未经审计。

 本报告期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14年6月30日止。

 §2 基金产品概况

 ■

 §3 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

 3.1 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

 注:1、本期已实现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本期利润为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所述基金业绩指标不包括持有人认购或交易基金的各项费用(例如,封闭式基金交易佣金、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费、红利再投资费、基金转换费等),计入费用后实际收益水平要低于所列数字。

 3.2 基金净值表现

 3.2.1 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

 ■

 3.2.2 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变动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变动的比较

 ■

 注:1、图示日期为2005年1月17日至2014年6月30日。

 2、按基金合同规定,本基金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为建仓期。建仓期结束时,本基金的各项投资比例已符合基金合同的约定。

 §4 管理人报告

 4.1 基金经理(或基金经理小组)简介

 ■

 注:1、本基金基金经理的任职日期以刊登变更基金经理的公告披露日为准;新增或变更以刊登新增/变更基金经理的公告披露日为准。

 2、证券从业年限以基金经理进入证券业务相关机构的工作经历为时间计算标准。

 4.2 管理人对报告期内本基金运作遵规守信情况的说明

 本基金管理人在报告期内,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的规定,勤勉尽责地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利益,不存在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的行为。

 本基金将继续以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投资公众为宗旨,承诺将一如既往地本着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在规范基金运作和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努力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

 4.3 公平交易专项说明

 4.3.1 公平交易制度的执行情况

 本报告期内,公司已实行公平交易制度,并建立公平交易制度体系,已建立投资决策体系,加强交易执行环节的内部控制,并通过工作制度、流程和技术手段保证公平交易原则的实现。同时,公司已通过对投资交易行为的监控、分析评估和信息披露来加强对公平交易过程和结果的监督。

 4.3.2 异常交易行为的专项说明

 本报告期内,除完全按照有关指数的构成比例进行投资的组合除外,其余各投资组合均未参与交易所公开竞价同日反向交易,不涉及成交较少的单边交易量超过该证券当日成交量5%的情形,未发现异常交易行为。

 4.4 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首先,年初时候我曾经做过两个判断,一是今年依然有结构性机会,二是预期收益率要降低。支持第一个判断的理由:一是经济依然低迷徘徊,二是流动性应该比较宽松。经济低迷没什么新鲜的,因为过去几年都是相同的情况,我相信在政府的有限托底之下,尽管低迷,但不会有大幅失速的风险。判断流动性宽松的理由一是在中国债务存量很高的背景下,政府有主动宽松的意愿;二是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胀不是问题,货币无主动紧缩的风险。但是对流动性宽松的判断存在两个风险,一是信用风险上升导致的被动货币紧缩,二是汇率风险上升带来的被动货币紧缩。在上述经济低迷但流动性宽松的组合之下,市场应该是有以成长股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的。之所以做出预期收益率要降低的第二个判断,是基于过去两年对成长股的挖掘已经太过充分,导致今年可利用的投资机会不多。

 目前来看,我不得不对我的判断做一个修正,我觉得今年市场风险比较大,全年取得负收益的概率偏大。主要有以下几点超预期的因素改变了我的看法,一是地产风险、反腐运动超预期导致经济失速的风险在加大;二是信用风险上升导致货币传导不畅;三是披露的年报及一季报惨不忍睹。

 第一,地产、反腐等运动超预期导致经济失速的风险在加大。我们年初的判断中实际上有一个假设,就是经济的下滑是温和可控的,因为经济从2010年见顶之后就一直呈现回落的态势,所以今年即使继续温和下滑对股市的影响也应该是很小的,即不会超大家的预期。但是我们近来观察到的两个因素却在改变我的看法。一是反腐,自新政府上台以来,从去年到今年,反腐正从局部到全局,从单个行业到各行各业蔓延,虽然反腐是好事,但是这种风潮势必影响到各级官员和央企、国企及其裙带关系的各色人等,形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地方政府、央企、国企和裙带企业等的领导不再以经济和经营为优先,而是以自保或逃跑为优先,由此导致的经济失速风险实际上很大且难以预测。最典型的例子是蒋经国1948年到上海打老虎,结果是导致通胀进一步加剧,社会进一步动荡。地产行业的拐点似乎正在出现,虽然对于房价很难判断,但是对于房地产投资我觉得很容易判断:一线城市尽管近期也出现一定的房价疲软,但尚属坚挺,问题在于一线城市可以供的地很少了,很难再出现大规模的地产投资;二线城市据我了解聚集了大量的信托盘,比如南京、宁波、杭州等地,今年年中信托大量到期的考验很大,且典型的二线城市库存比较高,近期去化也很慢,各类资本绝无再增加投资的兴趣;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市其实已经调整了几年,比如无锡,典型的供给巨大,需求不足,房价好几年未涨,这类城市也很难有投资冲动。所以综合而言,地产投资在今年可能真的会有一个明显的减速,这个现象其实本来应该去年就出现,但去年是新国五条(20%的利得税)引起的抢购救了地产,但这也是饮鸩止渴,将导致未来几年幅度更大的调整。

 第二,信用风险上升导致货币传导不畅。年初对于流动性宽松的判断中的确存在一个风险,即信用风险爆发引起货币流转速度下降导致被动货币紧缩。目前来看,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年初以来的确很宽松,央行也在刻意维护宽松的氛围,但我们看到实际经济贷款利率依然在上升(可参照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信用利差依然在扩大。对于信用风险的担忧导致资金的宽松难以向银行体系之外传导。虽然在理性上我依然相信政府最后肯定会为信用风险兜底,因为中国是一个比美国更“大而不倒”的国家,但这无法改变市场对于信用违约的担忧。实际上央行对于商业银行的行为是有控制能力的,目前之所以没有看到明显的信贷放量或者非标放量,我推测可能是因为央行觉得还没到大举放松的时间,如果目前放松信贷和非标,则货币将进一步流向各类融资平台、地产和信托项目,这将是又一个“四万亿”,对经济中长期增长和结构改革毫无助益,如果央行是想等市场出清后再放水,则央行所谓“有序违约”我们觉得是不可控的,反映到股票市场可能就是在市场出清过程中有最后一跌,且幅度不可控。所以目前的情况是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显然比我们预期得更紧。

 第三,2014年一季报惨不忍睹。我一直比较重视一季报,历史上看很多公司的一季报为全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调。今年的一季报实在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如果未来几个季度经济看不到回升,那今年全年的业绩增长也将惨不忍睹,难有回升的希望。所以这也直接导致了我们选股难度上升,对市场的看法更趋谨慎。

 落实到策略上,我觉得今年也许类似2012年,经济很差、没有通胀、流动性一般(2012年是三季度末才开始放钱,主要是因为十八大),但2012年比今年好的一点是经历了2010年10月到2012年2月的小股票暴跌,2012年经济通胀开始下行的时候可选的股票是很多的。但今年,是经历了2012年四季度到2014年2月的成长股超级行情之后,选股余地本来就很小。所以论到今年的策略,我觉得类似2012年,就是专注于业绩,把故事和概念灭掉,但因为可选标的大大减少,故我对市场比较谨慎。

 4.5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2014年6月30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6212元,份额累计净值为2.5412元;本基金本期净值增长率为2.0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24%。

 §5 投资组合报告

 5.1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

 ■

 5.2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

 ■

 5.3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

 ■

 5.4 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

 ■

 5.5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五名债券投资明细

 ■

 5.6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资产支持证券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资产支持证券。

 5.7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贵金属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贵金属。

 5.8 报告期末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五名权证投资明细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持有权证。

 5.9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股指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投资股指期货。

 5.10 报告期末本基金投资的国债期货交易情况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未投资国债期货。

 5.11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

 5.11.1 报告期内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证券的发行主体未出现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在报告编制期日前一年内受到公开谴责、处罚的情形。

 5.11.2 本基金投资的前十名股票中,不存在超出基金合同规定备选股票库的情形。

 5.11.3 其他资产构成

 ■

 5.11.4 报告期末持有的处于转股期的可转换债券明细

 ■

 5.11.5 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况的说明

 本基金本报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不存在流通受限情况。

 5.11.6 投资组合报告附注的其他文字描述部分

 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分项之和与合计项可能存在尾差。

 §6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单位:份

 ■

 §7 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情况

 本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未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本基金。

 §8 备查文件目录

 8.1 备查文件目录

 1、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基金的文件;

 2、《长信银利精选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

 3、《长信银利精选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

 4、《长信银利精选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协议》;

 5、报告期内在指定报刊上披露的各种公告的原稿;

 6、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及相关资格批复文件。

 8.2 存放地点

 基金管理人的住所。

 8.3 查阅方式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网站:http://www.cxfund.com.cn。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