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7月15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履约日推迟 碳交易“冰火两重天”

 进入7月,国内碳交易试点将再次迎来履约高峰期,此前推迟履约期的天津、广东将分别在7月10日、7月15日完成管控企业碳排放配额的履约工作,北京则在6月27日履约截止日后再次为未完成配额履约的企业宽限期限。企业冲刺履约的需求,无疑也刺激着碳市场成交量的迅速翻涨。据相关数据统计,7月初的5个交易日内,北京碳市场交易共成交157381吨,是此前5月交易量的1.9倍,天津市场成交32500吨,接近此前平均水平10倍。

 “之前交易笔数不多,交易量小,相对平淡,越接近履约期,市场就越活跃,交易量直线上升。总体来看,市场的波动性非常大。”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副总裁葛兴安认为,影响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最大的因素,仍然是政策执行的力度。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数据显示,6月16日至20日的5个交易日,深圳碳市交易总量高达37.78万吨,成交额2682.26万元,环比分别猛增440.9%和445.6%;6月27日,深圳市碳配额成交金额突破亿元大关,总体而言,履约期前三周成交量占一年总量的60%-70%。

 除了市场交易冷热不均之外,企业对碳配额的资产管理能力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刘青认为,大企业集团会单设碳资产管理公司,有专项部门负责管理旗下风电、水电等企业的碳配额,加上自身参与不少CDM项目,拥有丰富碳管理经验,投资回报也相对不错。另一方面,有部分企业反映,对碳配额的界定、内部人员的培训及协调、财务程序的缺失、碳排放量相关数据的历史记录等方面均存在困难,进而造成履约期的推迟。

 “有些可能因为历史数据需要调整,或者管理层调换无人接手履约工作,或者不清楚如何对手中富余的碳资产进行运作,导致碳交易市场本身的不活跃。”葛兴安认为,碳资产管理的意识尚未深入到企业的战略之中,加上部分企业规模小、配额分散,碳收益的经济吸引力也会相对薄弱,企业也暂时难以将碳资产管理作为投资决策,而仅仅只是作为社会责任来进行履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