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前沿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6月0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值管理 上市公司重生再造的必由之路
□尚道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尚道市值管理研究中心

 

 这次新“国九条”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目的就是要加强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有效约束,可以说这是从本质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核心环节。市值管理第一次被提到如此高度,值得庆幸,但如果没有抓住时机深化认识,明确规范加以落实,还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若要进一步推进市值管理的全面开展,监管层面和上市公司针对目前市值管理的现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市值管理不应缺位

 我们认为,上市公司拥有两个产品经营系统,一个是公司本身的业务产品经营系统,另一个则是证券市场发行的金融产品(股份)经营系统。所谓市值管理,就是对股份经营系统的管理,即上市公司围绕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按照价值增长的理念和规律,以市值最大化为目标,所开展的一系列科学、合规的管理工程。正如业务产品的经营,如果不顾及客户的利益,不追求产品功能效用的最大化,不辅以一定的产品维护措施,怎么可能推向市场或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市值管理缺位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遭受挫折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上市公司在此应该达成共识。

 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已经成为董事会、经营层的核心管理工作,并纳入考核。市值管理指标和利润指标达标时,上市公司的经营层会得到相应的激励;反之,甚至会引发董事会和经营层的被动担责。股价波动过程中,股价过低时上市公司大股东会回购,股价过高时会择机开展再融资。反观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市值管理尚未与公司持续有效经营挂起钩来。

 上市公司必须做市值管理。只有每家上市公司都真正重视起自身的市值管理,才能真正建立起以企业市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使股东和经营者的目标趋同、利益趋同,才能促进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回报。

 市值管理要有主体担当

 目前市值管理存在不少误区,如券商提出围绕融资和盘活大股东财富的市值管理,财经公关公司提出围绕投资者关系管理市值等,把市值管理理解为定价管理、股价管理、交易管理等。甚至有些明显带有违规违法性质的联合坐庄和拉升股价,也被误读为市值管理。

 形成这些误区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没有承担起应有责任,而围绕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各类机构出于各自利益和服务擅长的需要,只演绎了市值管理的局部。

 对于市值管理认识的发展,其轨迹与产品及品牌管理认识的发展相类似。在产品短缺时代,“皇帝女儿不愁嫁”,于是霸王条款层出不穷。随后进入广告制胜时代,做得好不如说得好,于是昙花一现的“标王现象”屡屡出现。之后再进入如今品牌竞争和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既要产品好,又要服务好,还要品牌好。在整个产品及品牌管理认识发展的轨迹中,服务机构只是参与力量,真正的主导者和决定者是大浪淘沙后的企业经营者。

 在市值管理中,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要有主体担当,要承担起对上市公司金融产品(股份)应尽的义务。应鼓励上市公司承诺利润目标、增长目标,更应鼓励其承诺市值增长目标。

 市值管理要有规范指导

 随着国家层面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意见的明确,有关监管部门也需采取进一步的举措来规范和确保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除了新“国九条”中“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这一原则性的条文外,并没有其他任何政策能够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相关的规范和监管制度也尚未成文和出台,上市公司虽有意开展市值管理,却也缺乏相应的依据和指导。

 因此,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应加紧制定并出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建设的细则和指引,明确界定市值管理和操纵股价的判定标准,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并披露市值管理机制,定期发布市值管理报告。上市审核材料中增加市值管理预案,市值管理优秀的企业可享受增发、配股、发债等融资审核的绿色通道。公司高管绩效薪酬考核中也要明确纳入市值管理指标。同时注重市值管理制度与其他已有法律法规的联系与衔接,如新股发行、加强内控、鼓励分红、企业再融资、打击内幕交易等,从而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建设指明方向。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更应率先垂范。截至2013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在中国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比高达41.8%,净利润占比高达83.8%,市值规模占比65.6%,但市盈率水平仅只有8.5倍,远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23倍的市盈率,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应有更大可为空间。建议国资管理部门尽快研究将市值管理目标纳入到国有上市公司考核体系之中,鼓励国有上市公司以市值管理为导向,促进国有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值管理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市值管理要有机制保障

 市值管理工作包括公司战略、经营管理、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其工作内容复杂,涉及环节很多。上市公司若要将市值管理的理念不断深化,成为公司上下共同奋斗的目标,那就需要在组织和制度上全面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市值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建议上市公司在董事会层面,设立负有市值管理职责的专业委员会,领导、监督整个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经营层应在组织架构中合理配置相关岗位,进一步充实董秘、证券事务代表的市值管理职责,并明确其他岗位在市值管理中的相关职责,从上至下落实市值管理的组织保障,实现市值管理工作的常态化。

 其次,建立或增加议事规则。应建立市值管理的定期长效议事机制和规则,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市值管理工作进展研讨会,定期讨论市值管理方案及执行情况,持续完善市值管理工作并保障有效运转。

 第三,制定流程规范。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的同时,上市公司应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和企业实际,配套制定与组织机构相匹配的市值管理流程规范,实现市值管理规范化。应科学制定市值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和标准,建立合理的市值管理业务流程和特别响应机制,如应急反应机制、危机处理机制、内部监察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

 市值管理要有激励配套

 市值管理若要真正得到有效发展,需要将市值管理全面纳入上市公司的激励体系中,通过引入市值考核评价指标、鼓励股权激励等方式,来建立科学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激励体系,以此提升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的重视度。

 一方面,要积极将市值指标纳入上市公司的考核激励体系。在经营层绩效考核中不能仅将营收、利润等经营指标作为考核依据,更应引入市值指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考核和激励的层面提升市值管理的占比与重要性,从而在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面建立一个与普通投资者利益一致的市值导向。

 另一方面,建议鼓励运用股权激励等激励手段统一经营层与股东的利益,推动上市公司市值发展。截至2013年5月,中国上市公司正在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占比仅为12.6%,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90%以上的水平。激励手段应用不足,阻碍了上市公司在机制上建立更明确的、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捆绑关系。利益一致是开展市值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故对监管机构而言,应采取措施进一步鼓励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等激励手段的应用,建议出台政策有条件地放宽对实施股权激励的备案制,适当简化备案程序。

 市值管理要有行动方案

 在具体开展市值管理行动方面,上市公司应从市值评估、市值规划、市值提升、市值维护等四个维度形成预案并积极实施推进。

 (1)市值评估

 市值评估是通过对企业市值水平和影响市值高低的关键因素进行内外部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探寻改善路径。上市公司要做好市值管理,需要对自身的市值以及影响市值的各类因素有一个清晰的估计,因此建立一个客观、有效的市值评估体系是上市公司推进市值管理工作的基础。市值评估体系应涵盖几方面内容:首先,应采取定量模型,分析评价企业自身的市值水平,如收益评价、成长评价、溢价/折价因素评价等;第二,要对影响市值波动的因素加以考量,市场波动趋势、行业波动趋势、投资者偏好等;第三,要进一步对影响公司内在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如发展前景、核心竞争力、管理效率、盈利能力等。由于不同行业、公司的情况千差万别,市值评估没有标准模板,上市公司也必须因地制宜判断影响市值高低的关键因素并加以合理评估。

 (2)市值规划

 市值规划是上市公司根据内外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值可持续增长方案,其中包括市值管理理念、市值管理目标、市值管理策略等内容,把握行业机遇和时代机遇,明确发展路径。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主体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在行业不同,对于市值规划的要求和侧重也不尽相同。若上市公司属于集团公司下属机构,集团公司作为实际控制人,其市值规划需要在行业分布、资产布局等多层面体现;若上市公司无上级机构,其市值规划更偏重于盈利模式创新、业务扩张、资本运营、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

 (3)市值提升

 市值提升涵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要做到模式创新,使得业务经营系统和股份经营系统相辅相成、比翼双飞。业务经营系统是基础,股份经营系统是支撑。通过开展产品创新、推动品牌创新、推进精细化管理等提高业务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围绕主营业务优化投资组合、开展并购重组,实现资金和项目的轮转,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规模,增强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就能获得市场和各类投资者的认可,市值的增长也就水到渠成。

 (4)市值维护

 市值维护是指在市值规划的指导下,开展日常、可持续的市值维护措施。可以分为直接维护和间接维护两种方法。直接维护是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的市值评估,可以了解自己的价值和价格的匹配程度,简而言之,公司觉得自己的股份价格被市场低估,可以进行公司回购,或管理层增持;间接维护,主要是公司建立完善的财经公关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披露、舆情监测、危机公关和投资者关系等几个方面,通过这些工作,使得公司的正当价值体现为市场的合理价格。

 通过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市场机构的共同努力,市值管理将成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核心手段,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