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机构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4月2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魅力”十足 私募大佬纷纷涉足

 2011年至2013年,境内宏观对冲基金发展迅速,在法律架构上主要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201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期货市场客户开户管理规定>征求意见情况说明》,建议尽快出台合伙企业开立期货账户的相关规范。当年即成立了梵基一号、泓湖重域等产品。其后,又有多家私募加入。

 其中,有的是股票投资背景,有的是期货背景。从积极股票型转型到宏观对冲的基金经理,多是看到了股票市场单一化的无奈。例如泓湖投资的创始人梁文涛,曾在易方达做基金经理,成立泓湖投资后,做了5只纯股票型基金,但是他都觉得有缺陷,因为在经济下滑或市场有风险时无法回避。

 私募明星经理、从容投资的吕俊也于2012年开始发行一只宏观对冲基金。这位曾经的公募明星经理在2010年6月成立医疗行业基金,引发国内的行业主题基金热潮。当从容投资达到30亿元左右时,吕俊开始涉足宏观对冲基金。2012年12月,从容全天候1期成立,一年后成立了2期。吕俊对媒体表示,成立宏观对冲基金主要是为了获得稳定收益,“通过资产配置而不是股票组合,就有很大概率取得稳定收益。传统股票型产品也有很大空间,但适合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投资者,遇到2008年那样的股市行情,波动就在所难免,而宏观对冲产品净值与市场波动相关性很低,与股市、债市、期货、房地产乃至经济周期相关性都很弱。”

 在期货派中,更有许多传奇人物。例如曾经在2012年以398.18%的收益率雄冠期货管理类私募的凯丰投资,其董事长吴星曾以农产品研究出名,早期只做简单的商品对冲,“农产品品种完善,能支持做对冲,所以吴星开始以农产品起步。”凯丰投资人士透露,“但是随着规模增大,加上多年研究,吴星觉得商品这个α离不开宏观的β因素,所以前两年开始加入宏观因子,确立了宏观对冲体系。”2013年2月,凯丰开始设立宏观对冲基金——凯丰对冲一期,规模6000万元,期间共交易国内上市期货品种25个以及上交所国债逆回购,涉及黑色、农产品、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金融期货板块,一年后结束运行,收益率达到67.3%。

 而另一个传奇的参与者是敦和资本,其董事长叶庆均是名冠期货江湖的“叶大户”。据报道,他从2003年抵押房产的10万元,崛起于大豆牛市,成名于2010年棉花牛市并大赚数十亿元,如今敦和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过百亿元,并且主要是自营。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敦和资产其在永安期货分仓约20亿元,外盘20多亿元,在其他公司分仓三四十亿元。据悉,同样是在2012年,敦和资本开始涉足宏观对冲。“他们这几年在宏观对冲上得很快。”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而且在宏观对冲这一块,一直是在赚钱。”

 “其实真正的宏观对冲大佬,都是悄无声息的。”一位宏观对冲人士说,“我认识的一个做宏观对冲的,去年翻了35倍。”

 当然,宏观对冲江湖上,也有西楚霸王一般的悲情英雄。2012年,宏观对冲基金颉昂商品对冲1期通过做空铜,以84%的业绩吸引了大众眼球,为其上半年贡献了超过60%的收益。颉昂投资当年迅速发行了两只产品。然而到2013年底,颉昂投资的三只产品则突然停止资金申购,也停止了公布净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