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理财周刊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4月1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学勤:新兴市场估值显现吸引力

 名家连线

 按照耶伦的说法,美联储也许在2到3年都达不到国会赋予他的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充分就业意味着5.2%-5.6%的失业率)。因此,只要不出现目前预见不到的变化,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至少会再持续两年。

 郑学勤

 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

 董事总经理

 □本报记者 任晓

 

 美联储加息预期减退,近期新兴市场股市大涨,有监测机构称资金重回新兴市场。对此,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不少新兴市场股市估值显得偏低,推动资金流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不会变化,而资金能否流入新兴市场更多取决于新兴市场自身的状况。

 郑学勤表示,新兴市场同成熟市场之间的一个区别是波动率的大小。导致许多新兴市场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资的进出。由于外资在这些市场中所占比例较高以及现代交易手段的发达,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许多新兴市场的影响确实可以同它对美国市场的影响相比。

 他认为,这次新兴市场同美联储加息预期减退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单纯由于流动性充沛引起的。目前资金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市场流入新兴市场,更多地不是因为资金外溢,而是因为经过长期宽松货币的影响,各个发达市场的估值都已经高到一个让投资者忐忑不安的水平。

 相比起来,不少新兴市场股市的估值则显得偏低。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意味着更多的廉价资金会进入美国股市,进一步推高股价。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在美国股市中追求回报的顾虑,从而回到估值较低的新兴市场中寻找机会。

 他表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这种趋势是否能够持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市场自身情况。举例来说,今年不少主要新兴经济体要进行大选。而大选带来的政治局势不确定性会导致国外投资者的担心。因为对异地政治和经济情况不熟悉,又没有政策担保,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投资者往往是“走为上策”。所以,即使出现资金往返流动也不奇怪。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美联储未来在加息上会持怎样的态度和节奏?

 郑学勤:如果不考虑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美国各项经济指标都显示出其是个健康发展的经济体。但是,哪怕只要有提高利率的征兆,市场都会出现大幅度震荡。美联储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正如耶伦本周三在纽约经济学俱乐部指出的,美国花了5年时间才恢复了金融危机中失去的8百万个就业岗位。因此,他们需要非常小心地防止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美国经济再次脱离复苏轨道。按照耶伦的说法,美联储也许在2到3年都达不到国会赋予他的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根据美联储此前说法,充分就业意味着5.2%-5.6%的失业率)。因此,只要不出现目前预见不到的变化,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至少会再持续两年。

 就业率是美联储目前最大的考虑。美国的隐性失业(包括放弃寻找工作和非全日工作的人)目前大约是政府公布的失业率的两倍,也就是说大约在13%。正如耶伦指出的,在美联储看来,目前通胀率长期徘徊在低位带来的通缩风险要大于由于过度增发货币而带来的通胀风险。与此同时,欧洲的通缩威胁相当严重。由于欧洲经济长期低迷,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由此发生的美元升值进一步带来对美国经济的通缩压力。货币越来越值钱,债务负担就越来越重,企业越来越不愿意雇人发展生产。美联储目前不但没有需要提高利率的压力,而且有提高通胀率的意向。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美联储会盲目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耶伦说得很清楚,无论是通缩还是通胀,一旦成为趋势就很难扭转。

 目前资金从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市场流入新兴市场,更多地不是因为资金外溢,而是因为经过长期宽松货币的影响,各个发达市场的估值都已经高到一个让投资者忐忑不安的水平,而不少新兴市场股市的估值则显得偏低。

 (下转06版)

 所以,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并没有把话说死,而是强调美联储在密切观察美国经济情况。

 超发货币会带来金融泡沫,这一点是美联储承认的弊端。因此,在执行零利率政策的同时,美联储正在考虑推出对大银行的更严厉的监管条例来控制信用流动,防止重演金融危机。

 在今后两年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货币流通量都不应当是妨碍经济发展的原因。按照马丁·沃尔夫最近在《金融时报》上引用的国际组织的统计,今年美国总储蓄约3万亿美元,中国约为5万亿美元。各国执政者面临的挑战不是流动性不足,而是如何在不出现系统风险的情况下,将储蓄有效地导向经济需求,促进就业增长和社会发展,同时为储蓄者带来合理回报。美联储利率决定的是向社会发放货币总量,在具体使用货币过程中,借贷利率则是调节风险与回报的阀门。如果没有发展前景,低利率仍然具有高风险。如果有政府背书,高利率未必意味着高风险。因此,在流动性宽裕的大环境下,要让储蓄为实体经济服务,让储蓄者的回报最终能够保持购买力,就应当在金融运作中引入风险的概念。

 上接01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