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金牛理财周刊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仓成长 加仓债券
机构急转防御发生“踩踏”

 □本报记者 倪铭娅 费杨生

 

 “幸亏稍微提早一步减仓,躲过一场浩劫。”看到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创业板的表现,基金经理李宏(化名)对自己此前的投资策略颇为满意,“那些涨幅过大,尤其是涨幅明显超过基本面变化的成长股都被减持了。”

 转向防御已经成为不少机构的共识。部分险资机构目前加强了债券市场投资的结构调整,主抓高信用债券,而权益类投资仓位从去年的9%下调到8%左右。

 “但从目前情况看,‘反向调仓’的(加仓成长股)时点也许会很快到来。”李宏认为,下一步加仓成长股的机会多于风险,尤其是泡沫并不那么明显的个股,例如行业发展空间大、未来年复合增速在30%至40%、估值仅有20倍的公司尤其值得重视。

 减仓成长股

 3月27日创业板指跌幅逾3%,3月28日创业板指跌幅逾2%。创业板连续两天大溃退,让不少基金经理在圈内发出“再买创业板就剁手”的调侃。

 李宏说,很多基金经理都想把仓位调整至公用事业、银行等偏防御的板块,但调起来的难度非常大,因为没有愿意接盘创业板的资金。

 减仓成为不少基金公司的选择。“经历了大幅上涨的成长股,已经成为近期减仓的首选。”在李宏的减仓策略里,最先被减持的成长股来自新兴产业板块。该板块短期内累计了巨量获利盘,不少公司股票在短短数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60%,它们肯定首先遭遇减持。“多数公司的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环境不支持股价出现如此快速的上涨。”李宏坦言。

 这样的股票明显已经成为泡沫股,李宏说,有些公司营业收入只有两三个亿,但市值却有一百二三十亿元,这样的股票需要像排雷一样清除掉。比如,前期火热的超级电容、网络安全、智能家居概念的相关股票,2月底以来股价连续走低,尽管部分个股其间仍有不小涨幅,但难掩整体颓势。而创业板更是成为业绩大幅低于预期、股价连续下跌的重灾区。这令此前积极抢筹创业板的机构十分尴尬。

 但李宏认为,现在减仓创业板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从自己的操作经历来看,2月底3月初是减仓良机。“目前只能根据一些个股情况进行微调。”

 加仓债券

 减仓成长股的同时,加仓债券成为近日不少机构的投资策略。“减仓后的基金除进行大比例分红外,公司还加大了债券投资力度。”基金经理王炜(化名)透露,他负责的一只混合基金产品,已把六成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将40%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产品。这改变了以往四成债券投资、六成权益投资的格局。

 在他看来,债市投资已经迎来“双面”利好。3月24日隔夜Shibor利率处于2.50%低位,即便央行已经连续数周采取正回购操作,Shibor利率并未上涨,这样宽松的市场资金面有点出人意料,由此坚定了王炜加仓债券的决心。

 让他更加坚定信心的是,同样在3月24日这天,汇丰银行发布的3月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仅为48.1%,创8个月以来新低。“宏观经济的弱势为债市投资带来强有力的支撑。”王炜说,低利率和弱经济双重因素的出现为掘金债市的混合型产品提供了良机。

 根据王炜的经验,临近季末,资金面会出现一定的紧张,暂时会稍微放缓一下债券投资速度,但到4月初资金面再次回归宽松时,会加快建仓。

 与王炜操作手法相同的还有部分险资机构。一家大型寿险公司高管透露,目前正在加强债券市场投资的结构调整,主抓高信用债券,而权益类投资主要追求波动性机会,仓位从去年的9%下调到了8%左右,目前在8%以下,略有降低。“股市已经这么低了,保留一定仓位的权益类投资还是很有必要的。”

 期待风云再起

 不少机构人士认为,不论蓝筹股还是成长股目前基本已经杀到低位。

 信达证券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连续回调一个多星期后,近期可能出现反弹。不排除再次出现主板调整而创业板大涨的行情,投资者可关注那些调整到位出现企稳迹象的个股及有高送转概念的股票。

 在李宏看来,3月市场对前期高估值的创业板题材股产生担心,尤其在人民币贬值、国内信用风险事件显现的压力下,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但是优质的成长类公司股价目前已经跌到可投资区域,尤其是行业空间大、未来年复合增速在30%至40%、估值仅有20倍的重点成长公司值得重视,近阶段加仓成长股的机会多于风险,尤其是泡沫不明显的股票。

 与李宏持有相同观点的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成长股盛宴暂时休整并不意味着一去不复返,而杀跌有利于分辨出成长股的真伪,成长股仍将是投资主线。但成长股内部分化将愈演愈烈,那些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转型成长标的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更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