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10版:草根达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瞧不上金融股
□周凤迟

 □周凤迟

 

 肖国胜从小就喜欢集邮,对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票推崇备至,他先后买卖过上千枚,但赚的都是蝇头小利。虽说经常折腾邮票,但他对股票却没有什么感觉,引他入道的是其同事老张。

 老张的姐姐和姐夫因买了深发展的原始股而一夜发迹,这给老张留下了深刻印记,他对深发展的一举一动特别关注,于1995年的年初买了3000股,并向肖国胜推荐了深发展,说它如何如何好,断言它必将成为行情中的黑马。但是,肖国胜并不领情,仍痴迷于“庚申猴”票的买卖。直到当年年底,肖国胜才坐上深发展这班车。

 从深发展上市以来的走势来看,它的运行轨迹跟“庚申猴”票几乎是如出一辙,那就是何时买都是对的,而何时卖都是错的,这也正是肖国胜买进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的市场环境极差,没有几个投资者敢于在此时行动,但肖国胜却认为这样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深圳成份指数已经跌到900点左右,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可言。

 肖国胜倾其所有于年底买了5000股深发展,成交价为6.45元。随着市场运行态势的改变,资金开始入场角逐了,股票的活跃度陡增,人气被激活了。面对这种情景,肖国胜并没有急于卖掉深发展,而是采取了死捂的操作手法,既不加仓也不减仓。

 市场一天天地红火起来,深发展充当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肖国胜心中窃喜。到了1997年6月下旬,深发展已涨到了37元左右(复权价高达84元左右),肖国胜认为卖出的时机成熟了,就毫不犹豫地统统打掉,账面上的资金顿时跳跃到40多万元。肖国胜卖了深发展之后,就再也没有操作过,他认为一只股票只能操作一次,除非出现非常特别的东西,否则决不染指。

 此后肖国胜一直找不到操作金融股的感觉,就又玩邮票去了。转眼到了2005年的年底,肖国胜见上证指数跌到了千点左右,又有了买进的冲动。这次他看中的品种是中信证券,原因在于:一是价格低廉;二是行业特殊;三是稀缺品种,随即就买进6万股,他认为当大行情到来的时候,金融股的表现都会不错,更何况行业龙头呢!这次中信证券的卖点,就远不如当初的深发展好了,卖出的价格只有30元;可它其后最高涨到了100元之上。

 每当概念满天飞的时候,也是涨停板股票遍地开花的时候,更是最容易浑水摸鱼的时候,但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驾驭的,肖国胜一直都是这种想法,并认为自己就没有驾驭概念股的能力,所以一直不碰,仍旧专注于半死不活的金融股;虽说金融股的盈利机会并不多,有的时候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无利可循,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机会。

 肖国胜一直认为,金融股的稳定性是许多概念股无法比拟的,不能只看到概念股暴利的一面,应该从稳定性的层面鼓励投资者多关注金融股的内在价值。

 2012年12月初,他果断地以6.5元的价格买进了20万股民生银行,因为这是民营银行中的标志性品种,在多次金融股行情中都留下了它的身影。民生银行果然不负众望,成为了行情的启动者之一。两个月之后,肖国胜以11元的价格卖出全部民生银行,获利90万元。这些年来,肖国胜只专注于金融股的操作,先后买卖过浦发银行、宏源证券、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金融股几乎是无一失手,虽然盈利不多,有的时候只有5%,但都有效地躲过了各式各样的概念股风险。在大盘暴跌的情况下,力擒中信银行,是肖国胜的最新成果,3.70元买进了30万股,直到现在仍是按兵不动,目标直指6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