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创业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4年03月01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彬:双率下跌有助逼走热钱

 □本报记者 任晓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当前人民币利率与汇率联袂下跌有助于阻止热钱流入。全年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预计央行将采取“小步快跑”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二季度央行或将浮动区间扩大至1.5%,在未来一两年内逐步扩大至3%。

 2月18日至2月28日的9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有7个交易日下跌,28日人民币早盘暴跌创汇改以来记录。人民币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贬值实属罕见。对于贬值原因,市场给予各种解释,主要分歧在于这是央行主动干预的结果还是市场自动调节使然。

 温彬认为,首先是市场预期发生变化。今年初,受美联储削减购债规模影响,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再次发生剧烈波动。1月下旬,阿根廷、巴西、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出现大规模资本外逃,股市、债市、汇市大幅下挫。此时,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人民币远期交易也随之出现贬值预期。

 进入2月,公布的一些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并不理想,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汇丰PMI更是连续两个月跌至50以下)、PPI连续23个月负增长,引发市场对一季度经济增长担忧。

 其次,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结构调整成为触发因素。今年1月,我国实现贸易顺差319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733亿美元,外汇占款投放显著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春节以后,即使央行重启正回购,货币市场利率依然不断下行,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已回落至1.7%和3.4%左右,流动性宽松使金融机构通过卖美元来弥补人民币流动性的需求大幅降低,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回补前期美元空头。

 最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双向浮动也是央行愿意见到的结果。去年11月,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这或许意味着近期人民币贬值更多是市场因素导致。当然,人民币利率和汇率联袂下跌将有利于阻止热钱流入,为央行在稳增长方面留下政策空间。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全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

 温彬: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走势将取决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跨境资本流动双重因素。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季节性规律。一季度经济增速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通常都会回落,二季度在刺激政策拉动下经济开始企稳,下半年步入上升通道。今年两会结束后,将有多项改革政策陆续出台,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打破垄断等措施将激发民营经济和市场活力,投资仍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保障完善有利于民众消费增加。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也有助于解决当前企业和地方债务问题,避免出现局部性的债务危机。这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根本因素。

 去年以来,美国经济逐步向好,美联储已启动QE退出,但采取加息措施还为时尚远,同时欧洲和日本央行还将继续扩大量化宽松政策,因此国际资本向发达国家回流的力度不会太大,除了一些结构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遭遇资本流出外,中国仍将是国际资本看好的经济体。此外,发达国家经济转好会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我国出口会受益。今年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保持双顺差局面,这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基本因素。

 就全年来说,预计人民币汇率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双向波动加大,并逐渐接近均衡水平。

 中国证券报:人民币贬值有无传递出一些政策信号?目前即期市场的波幅远未达到1%,在这种情况下有无必要扩大波幅?

 温彬: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要求,预计央行将在年内推出相关举措。依据现有的交易规定,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从中间价确定和扩大浮动区间两个环节着手。

 汇改初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是根据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确定的,因此基本可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但自2006年1月4日起,中间价形成方式由收盘价指导模式转变为开盘询价模式。这种模式便于央行进行干预。比如:2012年11月期间,虽然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13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却连日低开,反映了央行通过影响中间价来抑制人民币升值的政策意图。

 同时,央行还制定了人民币交易价围绕中间价的浮动区间,该区间由最初的正负千分之三扩大到千分之五,再到目前的1%。相对中间价的改革而言,扩大浮动区间相对容易。自2012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始终在高于中间价的升值方向,但这次贬值以来,2月25日至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盘价已连续四天在低于中间价的贬值方向,虽然波幅尚未达到1%,但扩大浮动区间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有利于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力量影响中间价的确定。预计央行将采取“小步快跑”,有序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二季度央行或将浮动区间扩大至1.5%,在未来一两年内,逐步扩大至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