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5版:投基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9月2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场内QDII捕捉境外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 宗乐

 □招商证券 宗乐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渐趋国际化,全球配置已成为个人理财和机构理财的一大趋势,例如在海外购买物业、直接参与境外股票债券市场投资、或持有外国货币等。

 对于普通的中小投资者来说,QDII基金无疑是低成本、低门槛参与境外市场投资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是,由于2007年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投资者损失惨重,因此我国QDII基金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此类产品问世初期发展极为缓慢,相关产品的发行也曾经一度暂停。

 随着国内投资者个人财富的逐渐积累,对境外投资的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QDII产品已经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此后,基金公司加大了对QDII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相关产品日益丰富,具体表现为“投资范围的扩大”和“投资方式的增加”这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投资范围来看,QDII基金的投资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不再局限于海外的股票市场,以境外债券市场(如亚洲债券、全球高收益债券等)和另类投资产品(如房地产、黄金、大宗商品等)为标的的QDII基金陆续出现,其中不乏特色鲜明的创新产品,它们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间接参与海外市场的多样化投资途径。从组合配置的角度看,另类资产能够更有效的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投资方式的角度看,被动投资的QDII产品也相继问世,此类QDII基金在费用支出比率和投资组合透明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跟踪标的指数包括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债券指数等等。这些被动投资的QDII产品当中,有些只能通过申购赎回来进行交易,还有一些则是以跨境ETF或LOF的形式存在的,二级市场买卖能够有效提高交易的便捷性,以及成交价格的确定性,同时节省交易费用。

 可见,QDII基金正在逐步走向精细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我们预期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针对细分市场的QDII产品相继问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大多数基金投资者已经深谙QDII基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配置作用,但在实际投资时却不知如何选择。针对这个难题,笔者给出以下三点建议,以供参考:

 捕捉场内QDII投资机会。前面提到,目前有一部分被动投资QDII是以跨境ETF或LOF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场内QDII的好处是,可以在场内进行实时交易,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与开放式QDII基金“T+10”的到账时间相比,场内QDII基金的资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卖出场内QDII后,所得资金可马上用来在场内购买其他证券。)

 因此,如果投资者想要捕捉境外的短期趋势性投资机会,则应尽量选择场内QDII,同时避开那些场内成交冷清、流动性较差的品种。

 注意汇率风险。在投资QDII基金时,汇率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举个简单例子,2012年末以来,日本政府开始推行“安倍经济学”,并实施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扩张性经济刺激政策。日本股市在沉寂了多年以后开始爆发,日经225指数2013年1-8月份累计涨幅约30%,而日币对美元汇率则下跌超过10%。换言之,在日本股市上涨、日币汇率下跌的环境下,“做多日股、做空日币”应是较佳的投资策略。如果某只日经225指数ETF(目前我国尚缺乏跟踪日本股指的ETF)仅做多股指,而忘记对冲汇率风险,那么其以美元计价的收益率将大打折扣,下降至不到20%,可见汇率风险对投资者最终收益的影响巨大,投资者需注意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成熟的市场中,投资者可以在买入ETF的同时,通过期权等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或者直接买入有货币对冲机制的ETF(相当于委托基金经理代为对冲汇率风险)。在我国,目前仍缺乏货币对冲工具,已发行的QDII基金也都没有明确的货币对冲机制,因此基金投资者在选择时需留意汇率风险。

 了解投资区域配置。2007年我国首批发行的QDII基金主要是以港股和美股为主要配置,后续成立的QDII基金的投资区域则不断扩充。就目前来看,现有的QDII基金包括全球市场、亚太市场、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美国、大中华等多种不同区域。基金投资者在具体选择时,不能仅凭基金名称做主观臆断,而应通过阅读基金组合报告做详细了解,或者参考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区域配置。

 综上所述,QDII基金的配置价值与其投资对象、投资区域、投资目标、以及交易方式都有很大关系。投资者要结合原来组合中已有的资产进行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充分发挥QDII基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配置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