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8月2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代新材涉足三沙市海水淡化项目
□本报记者 张洁

 □本报记者 张洁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时代新材已抢先涉足三沙市海水淡化项目。时代新材董秘季晓康透露,旗下华轩水务日产10吨-50吨的小型海水淡化设备将在三沙地区推广。日前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并被列为中央节能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的“海水淡化成套设备生产线项目”计划在三沙地区实现突破。

 除海水淡化业务外,时代新材还将发力军用膜业务。季晓康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公司针对军用减震减噪膜业务研发的项目已达十多项,部分项目已完成开发,且获得鉴定通过,预计2-3年内将批量供货,对公司利润贡献值得期待。

 海水淡化装备将落户三沙

 “华轩水务日产10吨-50吨的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将在三沙市逐步推广,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备料和相关技术也已经到位,正在组织生产,预计今年在当地可出售至少几十台设备。”季晓康表示,华轩水务具有海水淡化工程资质,未来不排除承接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项目。

 “青岛华轩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生产线,生产上述小型海水淡化装置。”季晓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该设备日产10吨-50吨淡水,可安装在小岛、小区、甚至船只上,母公司将在膜材料给予足够支持。”

 2012年11月,三沙市政府宣布,日产淡水1000吨的永兴海水淡化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2.2亿元,包括海水淡化和与雨水净化装置,建成后将全面停止取用岛水。2013年4月,海南省批复《三沙市经济发展局关于审查三沙市永兴岛供水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计划采用电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今年7月,三沙地区晋卿到上岛屿海水淡化项目安装完成,其设备按80-100人供应量设计,每天生产饮用水2吨,生活用水28吨。分析人士指出,政府方面披露的设备需求与华轩水务提供产品完全吻合。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被业内寄予厚望将涉足“三沙淡水处理”业务的海亮股份和津膜科技均表示未参与三沙市海水淡水项目。“公司海水淡化业务主要集中在海外,采用热法而非膜法技术,没有涉足三沙市的海水淡化工程。”海亮股份证券事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提供海水淡化关键膜技术的津膜科技也表示,目前尚未中标三沙市相关业务。

 水处理投入加码

 因长期看好海水淡化及污水处理领域发展前景,时代新材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对华轩水务增资扩股,加大水处理市场的投入力度。

 时代新材自去年起增资收购青岛华轩水务,目前持股比例达60%。据介绍,青岛华轩以海水淡化工程、污水处理业务为核心,依托时代新材和中国南车的背景,在政府工程项目资源上有较大优势,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承接海水淡化工程项目的公司。

 “目前中国的海水淡化工程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可承接海水淡化工程业务不足10%,其中关键技术包括主要装备、海水淡化膜,能量回收装置、水泵大多由国外企业提供。”季晓康表示,“虽然海水淡化工程国内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但在“十二五”海水淡化关键装置实现75%以上国产率,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华轩水务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今年在市场开拓方面有较大进展,预计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1亿元,净利润800万-1000万元,较去年增加300%-400%。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华轩水务承接了青岛市北区6800吨/天的海水淡化项目,项目已投入生产,明年建成。青岛市在海水淡化项目上也给予了资金支持。

 根据时代新材此前公告,华轩水务“海水淡化成套装备生产线项目”被列为中央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公司表示,海水淡化成套装备生产线项目目前正在建设,预计项目总投入近亿元,国家补助扶持资金78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0%。项目资金已陆续到位,预计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5亿元,将改变国内海水淡化渗透膜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

 此外,华轩水务的污水处理业务也在全国展开,公司在新疆、内蒙古已签订政府项目合同并在施工中。

 军工业务可期

 时代新材军工装备中减少噪音膜业务将成为未来最大看点。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时代新材获悉,目前公司对军用减震减噪的项目已达10多项,部分项目已完成开发并通过鉴定,批量供货将在2-3年展开。“目前军用膜业务营收规模不是很大,但毛利率较高。”季晓康称。

 分析人士表示,公司海水淡化及污水处理排放也可在军工领域拓展,在舰艇上制造淡水,用来饮用及冲洗,可减轻军舰的淡水携带量。另外,在减震减噪方面,公司在动车、汽车领域已有较强的市场优势,预计在军工设备的防震及机舱隐蔽性方面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国泰君安分析报告称,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某型军用直升机为传动轴粘性阻尼器”已通过专家组技术鉴定,一旦高端减震产品在该型直升机上试飞成功,未来在其他军用飞机上可实现推广应用。董事长曾鸿平表示,2012年度公司已承接6个替代进口的军品开发项目,并获得军方14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