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8月16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旱南涝”反转成“北涝南旱”
南北降水格局颠倒将使抗旱防汛投入倍增
□本报记者 王颖春

 □本报记者 王颖春

 

 今年以来随着北方持续降雨,南方持续高温干旱局面的进一步加剧,近几年连续出现的“北涝南旱”趋势已在事实上进一步确立。由于历史原因,南方普遍缺少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北方则在防汛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专家认为,南北降水格局的颠倒,将使我国抗旱防汛的投入成倍增长,这对相关行业将是极大利好。

 南北降雨颠倒

 最近在湖北咸宁市从事水产养殖的孙先生十分苦闷。尽管养殖场就在长江边上,但因为连续干旱导致江水水位过低,从长江里抽水补充养殖场都成了难事。“这在往年简直不可想象。”家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邢女士感受到的却是冰火两重天:“女儿在杭州工作,每天热得不行,我们这儿却天天‘抗洪抢险’。”

 越来越多迹象显示,我国传统“北旱南涝”的降水格局,在近些年正在逐渐发生着转变。

 据中国气象局数据,7月以来全国降水总体北多南少,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仅11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0%,为1951年以来最少;珠江和淮河流域的降水量分别偏少了17%和16%。但与此相反的是,中国北方地区却迎来了丰沛的降水,7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169.2毫米。其中,东北降水量287.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华北、西北也分别偏多35%和36%。

 在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看来,说“北涝南旱”还有些夸张,但北方降水增加、南方降水减少的趋势的确更为明显。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夏季主雨带经历了由南向北逐渐移动的变化,从长江以南向长江、黄河之间移动。尤其在2009-2012年,夏季主雨带主要位于华北南部至黄淮一带,随后又有北移。与之相反,最近四年南方地区夏季降水总体偏少。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维京也认为,2003年开始,雨带逐渐北移;从近几年来看,这种移动趋势很明显。因此,“北涝南旱”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趋势。

 抗旱防汛投入倍增

 目前我国南方大旱、北方洪水的严峻情况,已经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做好抗旱防汛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针对松花江流域发生大洪水,8月11日,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国家防总在继续抓好南方高温干旱防御应对的同时,要加强对东北松花江等流域防汛工作的指导支持,督促落实防灾抗灾救灾责任制,科学调度水利枢纽工程,做好干流堤防查险、除险和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国家防总抗旱防汛专题会议上强调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抗旱防汛。值得注意的是,汪洋明确指出,要根据我国降雨时空分布发生的变化,积极谋划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北方地区长期以来降水较少,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的经验有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薄弱。同样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多雨的南方则抗旱能力不足,农村水利设施薄弱。

 降水格局出现南北颠倒,将迫使我国抗旱防汛政策也将作出相应调整,未来北方加大防汛投资,南方加大抗旱投资,将成为未来几年的趋势。而这种基础设施建设的“交叉”投资,结果就是使全国整体抗旱防汛的投入成倍增加,这将直接利好三峡水利、钱江水利、大禹节水、利欧股份等抗旱节水概念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