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6版:机构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权质押市场券商有望后来居上
□本报记者 毛建宇

 □本报记者 毛建宇

 

 6月24日,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闸,首批9家券商获得试点资格,由此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市场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券商的市场份额迅速上扬,银行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大,而信托公司的市场份额则萎缩较快。

 从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闸以来的新增股权质押业务数量来看,券商已与银行、信托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业内人士表示,与银行、信托相比,券商的标的来源及资金来源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后劲”非常充足,有望能成为股权质押市场的“中流砥柱”。

 三分市场占据其一

 信托一直是股权质押市场重要力量。截至6月中旬,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共发生股权质押795起,累计质押股份数量为303亿股,信托承接股份质押数量约为150亿股,占据股权质押市场半壁江山;银行承接股份质押的数量为103亿股;而券商承接数量仅为29亿股。

 但从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闸至7月16日的三周时间内,期间发生的171笔股权质押业务中,有61笔由券商操刀,占比超过三成,与银行、信托基本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对于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闸后规模迅速增长的原因,北京一家券商资管人士介绍,券商股票质押式回购有多重优势。从质押标的股来看,兑付日覆盖解禁期的限售股、中小板、创业板以及ST类股均可成为质押标的股。从融资成本来看,质押式回购的成本在8%至9%,“甚至还出现了年化成本百分之七点几的项目。”较信托融资两位数以上的成本更有优势。此外,从审核效率来看,利用交易所的线上操作可大幅提高放款效率。虽然与银行相比,券商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但放款速度快,而且项目审核上比银行更为灵活。

 后劲仍十足

 目前股权质押市场已是“三足鼎立”,但业内人士认为,券商后劲十足,有望成为股权质押市场的“中流砥柱”。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认为,虽然银行与信托等金融机构也开展股权质押贷款业务,但银行贷款审批放款时间长,而且普遍存在贷款不能马上使用,需再次存入银行,从而增加了融入方的资金成本;信托虽然无此问题,但放款时间一般慢于券商,而且成本也高于券商。因此,券商开展这一业务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前述券商资管人士表示,根据交易所规定,股权质押融资的资金来源可以为自有资金,也可以是资管产品募集资金(包括集合、定向和专项)。目前,已有不少券商将此项业务加入到资管产品中。“这大大丰富了资金来源。”

 此外,券商和上市公司有着“天然亲近”,掌握着“大小非”和大量股票托管的客户资源,在托管、处理质押物方面专业性更强。同时,交易和清算交收通过交易所和中登公司进行,交易安全保障性强。

 对于一度占据股权质押市场“半壁江山”的信托来说,股权质押业务可能逐渐成为“鸡肋”。北京一家信托公司项目经理徐先生认为,该类业务利润微薄,信托仅仅获得通道费,本身也不被信托看重,“实际上多数大型信托公司对这一业务并不‘感冒’,今后信托发展的方向是发力主动管理业务。”

 “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对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升并不会有大的帮助。”徐先生表示,信托在股权质押市场份额的波动难以对信托公司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