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IPO重启须辟新路
□本报记者 钟正

 □本报记者 钟正

 

 IPO何时重启、如何重启成为当前市场非常关心的话题。业内人士建议,IPO不必急于重启,也不应简单重启,匆忙重启IPO所带来的市场摇摆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是伤害。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与市场化发行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打破新股发行“暂停-重启-暂停”的循环。

 对健康的资本市场而言,IPO是最平常的事情,因此,在沪深股市重启IPO势在必行。但何时重启,不仅要考虑市场发展速度和改革力度,也必须考虑市场承受度,不应为重启而重启,按老办法发行新股,需以新的发行体制和更多配套的市场化机制,解决好“三高”发行和“圈钱”式融资问题,避免万福生科、绿大地之类包装上市、欺诈上市的丑闻再度发生。

 由于种种原因,在现行法规中,市场对上市公司准入和退出机制定位存在偏差。例如,现行证券法要求审核部门对拟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做出实质判断,侧重于满足拥有大量“真金白银”的大中型企业需要,主要拥有知识、创意和品牌等软性资产的创新型企业不能及时通过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一些企业不得不到境外上市以满足自身融资需求。退市条件设置过于看重公司财务状况,缺乏涵盖公司业绩表现、资产状况、股票交易价格等因素的综合判断标准。

 这种过于侧重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审核理念,要求拟上市公司在申报材料时,除申报前几年业绩外,还要对未来几年的业绩作出判断,比如明年、后年业绩增长多少等。这种审核理念必然使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拼命做大业绩,过度包装甚至财务造假以达到上市目的,或通过与中介机构合谋实现超额募资。这种发行理念确实已走到尽头,导致拟上市公司为实现上市造假的现象非常多,让市场、让投资者受伤,(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