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币深陷“涨停”
机构转战T+3牵出汇率市场化探路者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刘东亮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 刘东亮

 

 近期,人民币结售汇市场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新变化,虽然这些变化还没有显著影响市场,但却很可能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10月末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陷入长达1个多月的“涨停”尴尬局面,市场失去流动性,银行无法在即期市场顺利平盘,只能等待外力干预让市场偶尔打开“涨停”,这一局面的持续,激发了大量恐慌性结汇盘,加重了银行平盘的压力,并导致一度出现部分企业的结售汇业务被推迟的情况。面对这一难题,银行和监管层似乎一时间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但不久之后,市场就找到了出路,那就是通过1D和T+N进行交易。虽然1D和2D市场在央行明确适用于1%的涨跌幅限制后,已经失去了交易功能,但T+3交易的热潮正愈演愈烈,由于T+3不受涨跌幅1%的限制,银行在此市场内有广阔的博弈空间。

 T+3理论上已经是远期市场,但银行用变通的方法,抛弃了已经没有流动性的即期市场,转而用T+3来取代即期市场,形成了事实上的汇率“双轨制”。由于T+3期限很短,与原有的即期汇率差别有限,不会明显增加银行的成本和风险,而银行则用T+3保证了市场流动性和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这样一种被逼无奈找出路的过程中,中国的外汇市场实际上已经进行了一次无心插柳的大胆试水,那就是在没有央行过多干预的条件下,完全由商业银行自身进行博弈,形成一个市场认可的公允价格,目前的T+3就可以看作是市场认可的即期汇率。可以这样讲,一旦放开汇率市场化,即期汇率与T+3汇率可能会迅速靠拢并达到短期均衡。

 如今摆在监管层面前的形势是,一直筹划中的汇率市场化已经在T+3市场先行先试,面对突如其来的进展,需要解决的矛盾是,如何在不干预市场的情况下,将连续涨停的即期市场与交投活跃的T+3市场统一起来,使市场价格平滑过渡。

 我们认为,当前并不需要扩大波幅限制,上下1%的波动区间即使放到国际外汇市场考察,也是非常充分的,之所以出现连续“涨停”,是因为中间价的形成机制有待改进。目前的中间价更多体现了决策层意志,而市场意见体现不充分,这使得中间价变成了单纯的政策信号灯,导致市场参与者都在力图通过观察中间价来赌政策。在中间价形成机制不变的情况下,即使扩大波动区间,即期市场仍会遭遇“涨停”。

 此时需要决策层拿出“国退民进”的勇气来,逐步降低官方意见在中间价中的权重,并增加市场意见的权重,使得中间价从政策信号灯向市场信号灯转变,只有当中间价成为机构认可的市场参照系,参与者才会从赌政策转向研判市场,才会产生多空分歧,才能避免一边倒的卖盘或买盘,市场也才能在激烈的博弈中达到均衡。同时,央行也应继续坚持减少对市场干预的大原则,逐步退出对即期汇率的干预,除非市况出现极端波动。

 我们预计当上述变化发生后,中间价所划定的交易区间将会逐渐向目前T+3所代表的真实汇率靠拢,当两者重合或十分接近后,中国汇率市场化的试水阶段可告完成。届时,驱动市场的主导权将逐步过渡到市场机构中来,央行只保留最终裁判人的角色。

 市场主导权的转移将会带来两大变化,一是市场观点的分歧将急剧加大,一边倒预期将成为历史,无论任何情况下,市场都会存在多方与空方,激烈的博弈会迫使银行更加注重市场研究和风险控制,并加强产品创新的力度;二是人民币将从盯住美元转为盯住非美货币,进入非美货币阵营,当非美货币出现涨跌时,人民币将根据市场机制做出灵活反应,兑美元双向波动将明显扩大,改变以往无论美元涨跌人民币都升值的模式,这意味着汇率市场化后人民币未必会出现大幅升值。

 当然这一变化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仍需假以时日,在变化出现前,我们预计汇率市场仍会维持目前的整体格局,国内经济继续表现出企稳的特征,这将使得人民币不具备明显的贬值空间,而外需疲软对中国外贸的压力,也会使得人民币难以有太多升值空间,即期市场在多数情况下仍有赖外力干预来打开“涨停”,但商业银行更热衷于操作T+3市场,6.20-6.26将成为僵局打破前的短期波动区间。(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机构无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