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赶超 贵州资本市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证券报:近几年来,贵州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你如何看待贵州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郭文英:我今年3月到贵州,参加了贵州省十一届党代会。党代会明确提出贵州“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全省上下心齐气顺、精神振奋、聚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许多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靠前。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加速发展期,也将是贵州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辖区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1家,总市值3626亿元,总股本107亿股。证券投资者58万户,证券营业部48家。二是市场主体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发挥。培育了贵州茅台、盘江煤电、中天城投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了白酒、能源、制药、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整合优化。

 证券投资者数量从2006年的22.32万户增加到2011年的55.87万户,年均增长30.06%;期货投资者数量从2747户增加到7011户,年均增长31.04%;证券营业部数量从11家增加到44家,年均增长60%;期货营业部数量从3家增加到8家,年均增长33.33%;证券经营机构资产总额从13.05亿元增加到50.85亿元,年均增长57.93%;证券交易金额从470.19亿元增加到2611亿元,年均增长91.06%。

 受欠发达、欠开发经济环境的制约,贵州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仍不尽如人意,无论规模还是发育程度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上市公司数量少(全国2477家,贵州21家),上市后备资源不足,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认识不足,贵州本土券商自营、投行等新业务刚刚起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水平下降。

 但是,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着巨大潜力和空间,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年初,国务院下发的支持贵州发展的“2号文件”多处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明确“积极发展证券业”,并强调要扩大直接融资,深化市场功能发挥。5月底,证监会对贵州等西部省市区企业上市优先开通绿色通道审核。最近,贵州又获准进入中小企业私募债优先试点范围。同时,随着全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取得一定进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即将开闸。这些政策都将为贵州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我到贵州证监局后,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管理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务实、专业、高效、廉洁、创新的监管队伍,着力塑造辖区规范、优质、高效、诚信、平安的对外形象。首先是“规范”。规范是发展的前提,不规范的发展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可持续,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其次要“优质”。辖区市场主体数量虽不多,但整体质地不错,原来的ST国创,经过努力已摘掉ST帽子,现在辖区没有一家ST上市公司。今后还要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再上一层楼。此外,市场运行要“高效”,市场功能要得到充分释放,能够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和“三农”。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诚信,希望辖区市场树立“诚信”的品牌,努力提升开放度和透明度,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青睐。最后,创造平安的市场发展环境。重点防控市场风险,坚决打击内幕交易,整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巩固维稳机制,确保资本市场平安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