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趋势/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指报复性反弹不改中期寻底格局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 尹波

 □华泰长城期货研究所 尹波

 上周前四个交易日市场呈现震荡修复态势,沪综指反复围绕5日均线和2050点进行争夺,上周三盘中还一度创下2029点的新低,但市场转强的迹象已较为明显,上周五更是在国内外利好的刺激下放量暴涨,沪综指和沪深300指数一举站上了10日、20日和30日均线,周线上也结束了三连阴的走势,收出了一根探底回升的大阳线。在市场对各方因素均有偏悲观预期的基础上,偏利好的因素短期对市场的边际刺激作用较大,市场出现报复性的剧烈反应应属合理,但中期来看,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大幅改观并进而形成积极共振依然不可期,市场中期走势依然承压,未来二次探底或不可避免。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采制造业PMI为49.2,较7月的50.1下降0.9,这也是去年11月后首次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且环比降幅也创近3个月新高,其中,分项指标原材料库存和生产贡献了降幅的逾60%,而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终值为47.6,低于初值47.8,经济“旺季偏冷”的格局明显,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升5.1至46.1,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再起,但考虑到需求整体偏冷且前期基数较低,通胀走势暂不足过虑。上周末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显示PPI同比下降3.5%,经济疲弱态势继续延续。上周发改委两天内密集披露了总规模逾1万亿的城轨、公路港口和市政类等投资项目,在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拉动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政策倾向明显。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央行上周二进行了550亿元7天期和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40%和3.50%,其中,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行了5个基点,上周四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和2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行5个基点至3.35%,上周公开市场到期量2330亿元,央行净回笼520亿元,连续第三周实现净回笼。本周虽然面临月初准备金上缴,但是资金面所承受的压力有限。在季末考核和节假日资金备付需求等因素的扰动下,9月中下旬的资金面走势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实际上,近期投资者对负面因素皆有一致预期,这使得技术性力量在市场运行中的作用更趋凸显。近期市场存在着三项一致预期,即8月经济数据将延续低迷态势、资金面在9月末将承受显著压力、沪综指即使跌破2000点破而后立的走势值得期待。在对宏观经济见底时点的判断反复推迟之后,鉴于低迷的8月PMI数据,投资者对8月经济数据基本没有太多期待,在经济增速将继续寻底的判断上较为一致。而鉴于央行保持资金面紧平衡格局和迟迟不降准的政策立场,考虑到季末考核、中秋节和国庆节的资金备付需求等,市场也一致预期9月末资金面将存有显著压力。

 即使考虑到上述种种负面因素,市场仍然预期,在连续下跌之后,沪综指即使跌破2000点,之后破而后立的走势值得期待。一方面在于2000点是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另一方面在于政策托底预期。沪综指上周最低点逼近2029点,之后便触底反弹,上周五更是一鼓作气,放量暴涨,短期强势格局确立,但在前期困扰市场的各种负面因素没有显著改观的背景下,中期走势则不宜过于乐观。

 主力席位持仓动向方面,近一段时间,在空头占据主导的情况下,多空双方持续僵持,而上周多空双方的持仓出现明显异动,实际上,在周五放量暴涨之前,一些信号就已经显示市场的反弹一触即发。首先,在市场依然出现弱势修复的情况下,主力合约持仓量便出现持续下降,而多空主力亦是连续减仓,且空头主力减仓力度明显大大高于多头主力的减仓力度;第二,券商系期货公司连续减空,这在海通期货和光大期货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传统空头风向标国泰君安亦在上周二和上周三连续减空;第三,在市场连续减仓的背景下,主力合约IF1209前10名和前20名净空持仓占比持续大幅下降,周内均值显著下降一个台阶,多空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上周五主力增多力度也明显大于增空力度。持仓信息所透露的信息短线是偏积极的。

 整体而言,市场对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均有偏谨慎的一致预期,对市场在关键技术点位的技术性反抽也充满期待,在谨慎预期下,若稍有偏乐观的因素,那么市场有所反应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在前期抑制市场的负面因素没有显著改观之前,市场进一步反弹的高度或许有限,中期走势依然承压,反弹之后二次探底的概率较大,不宜对市场基于技术性力量的反弹报过高的期待。期指操作策略上,投资者短线依然可以参与市场的反弹,但是切忌基于过于乐观的判断而太过恋战,博反弹多单注意适时止盈,而在期指反弹乏力和市场空头氛围再次强化之时择机逢高做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