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商品/期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势商品或转跌 豆类玉米难幸免
光大期货研究所 叶燕武

 □光大期货研究所 叶燕武

 

 回顾6月初以来的市场格局,美股领衔,欧股与原油紧随反弹,而A股、金属铜等“中国概念”却纠结乏力,只有沾了美国大旱光鲜的豆类和玉米表现突出。接下来市场要面临的可能是两种路径:一是落后者补涨,二是领先者转跌,笔者倾向于后者。

 首先,7月宏观数据在验证经济羸弱的同时,再次击碎了政策预期的遐想。数据显示,衡量经济运行质量的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9.2%,创2011年7月以来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1%,较去年同期同比17.2%的增速下了大台阶,侧面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和潜在购买力的下降。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货币信贷和进出口两组数据,海关总署公布的7月出口同比增长仅为1%,大幅低于9.4%的市场预期,主要缘于对美欧出口增速显著下滑,这也对实现全年外贸10%的增长目标构成较大压力;央行公布的7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仅为5401亿元,令市场人士大跌眼镜,联系到近段时期央行频频采取逆回购而非降准、降息等行为,进一步表明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稳总量”的政策态度,这对A股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特别指出的是,针对近期各地方政府动辄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宏伟规划,从7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并未找到有力佐证。

 其次,尽管美国7月非农扭转了连续三个月的颓势,但经济和市场层面的背离加剧值得警惕。背离之一体现在非农就业和失业率,8%的失业率鸿沟(衡量美国经济复苏从萌芽期过渡到加速期的分水岭)长时间无法逾越,而美国经济遭遇欧洲衰退感染的风险正在加大,这种新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欧洲中流砥柱——德国的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进而导致德国债券市场的负风险溢价触发扭转风险。背离之二体现在道琼斯工业指数和运输指数,应该说两只指数相互验证的重要性在过去百年已充分检验,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当属1987年美国股灾。今年3月二者背离开始加剧,结果是5月美股重挫;7月节目重新上演,背后的原因可能是30只蓝筹题材的工业指数较运输指数更容易受到避险回流资金的青睐。随着11月大选的逼近,以高盛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公司临阵倒戈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为大选再添变数,而原油价格重返90-100美元/桶区间无疑给美联储议息(9月12日)放水的幻想蒙上一层阴影。因此,在两党平分秋色激烈角逐的政治背景下,政策维持空档期的概率较大。

 再者,当市场阶段性面临大是大非选择时,一般不是常规变量(显性因素)而是突变量(超预期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比如,美国复苏乏力、欧洲低迷、新兴体下滑都属于可测的常规变量,但金融市场在关键时刻往往会发生意外事件,也就是所说的突变量。目前来看,确有一个风险因素曾为人熟知、但渐进淡忘,直到近期才慢慢浮出水面,它就是日本。自去年3月遭遇大地震后,日本主权债务风险(债务/GDP高达260%)也一度纳入投资者的视野,但随后开启的灾后重建以及日本出口增速的持续加快,尤其是欧债危机卷土重来转移了市场注意力。此外,很多人认为日本债务超过90%的份额是日本国内企业和居民持有,因此风险不大,但事实是随着外围需求的萎缩导致出口重新下滑。数据显示,日本6月制造业PMI从5月50.7跌至49.9,出现7个月以来首度萎缩,而7月制造业PMI更是加速跌至47.9,这与摩根全球制造业PMI从6月49.1下挫至7月48.4相对应。日本风险缘何如此重大,其对市场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事实上,全球金融市场主要由两种货币提供水位支持,一是美元,二是日元,当前美元回流已是不争事实,一旦日本在海外的资金加速回流本土,必然导致金融市场水位大降,进而重创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场。

 笔者认为,全球唯一亮点——美国经济遭遇欧洲衰退感染的风险正在加大,中国“三季度探底”的猜测能否兑现不得而知,加之日本风险重新浮出水面,其对金融市场的潜在冲击值得警惕,因此6月初以来的反弹可能行将就木,新一轮暴风骤雨即将来临,特别提请关注美股、豆粕等牛皮吹破的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