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5版:基金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5月0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金大佬的杳然背影
□本报记者 李良

 □本报记者 李良

 

 公募基金业又作别了一位“大佬”。在声名远播的诸多明星基金经理中,王亚伟不是第一位离开公募基金者,想必也不是最后一位。但当他那曾如神话般的公募基金投资生涯竟如此平淡又黯然地结束时,人们还是不禁生出许多唏嘘。

 与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在巅峰时激流勇退有些许不同,王亚伟离开的时间,恰是中国公募基金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之时,无论是规模、业绩,还是投资者的信任,都处于一个近年来的冰点。此时,素有“公募一哥”美誉的王亚伟毅然别离,一种悲壮感便油然而生,一种悲怆感也随之袭来。悲壮感源自王亚伟离职传闻几经反复后终成现实,昔日公募基金投资神话竟就此镌刻在历史的台柱上,仅供回忆;而悲怆感,则是在大佬们一去杳然的背影中,人们分明看到了公募基金业那曾经的辉煌已如明日黄花,而今却渐有日薄西山的苍凉。

 其实,在一个行业的成长史中,人才悲欢离合,本是再普通不过的花絮,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佬们虽匆匆如过江之鲫,但通常无碍于行业的正常前行。不过,基金业或许是另类,这个对人才依赖极重的行业,几乎每一次明星基金经理的诀别,都会引发业内外的极大震动和无限感慨。从远者如肖华、江晖、近者则如王亚伟,人们注视着他们萧索离去的背影,猜测着他们辞别公募基金的缘由,业外由此看到了公募基金业在人才上吸引力的下降,探讨人才大量流失的公募基金业前路几何,而业内,尤其是基金经理则因此感到彷徨与落寞,更有甚者竟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这种对大佬们近乎病态的高度依赖,在基金业短短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其实功不可没。在过去,无论是肖华、江晖,还是那曾红的发紫的“一哥”王亚伟,都是所在基金公司产品发售的金字招牌,他们执掌的基金很迅速地被树立为市场上的明星基金,而他们的名字作为“卖点”则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大量投资者蜂拥购买。某年华夏基金发行新产品时,某银行竟外挂大红横幅,上书“股市‘神话’王亚伟管理的基金”,引来申购者趋之若鹜,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事实上,即便不能拥有如此泰山北斗级的基金经理,许多基金公司也曾效仿倾力打造明星基金经理的模式,来促动终端渠道的销售,且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基金业里,大佬们的存在是多么重要,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当大佬们陆续离去,而基金业人才却又颇有青黄不接之窘时,人们对大佬们辞别那极端复杂的情怀。

 很多人会将大佬们的离去,归咎于公募基金行业本身的诸多不完善之处,譬如制度设计,又譬如规模至上和短期业绩排名等诸多短视盛行一时。但在记者看来,大佬们纷纷离去的原因,其实源自他们内心深处的野心与现实之间不断碰撞,当功成名就之后,大佬们的精神诉求和物质追求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并不满足于一个“打工者”的角色,也并不期望继续成为某些权力的“棋子”,他们更多地想为自己的梦想而去拼搏一把,而且在公募基金业积累的财富也使得他们有勇气跨越出这一步。所以,我们会常常看到,大佬们离去的首选,常常是私募,是那个投资环境和投资对象与公募几乎重合,但却可以由他们自由挥洒的另一片沃土。

 失去了个性鲜明的大佬们,公募基金业正逐渐变得墨守成规,也慢慢流失了一批有着激进追求的客户,这或许也是一个行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基金公司们开始越来越注重风险控制,淡化绝对收益的影响,尽管后者恰恰是客户的根本需求,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学院派”的基金经理开始填补大佬们离去留下的空位,投资方法和技巧也渐变的千篇一律,乏善可陈。在缺乏大佬的时代里,公募基金业或许更令投资者放心,愈加规范的管理将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当然,失去了光彩的公募基金业,在投资者眼中,也已经滑落至“普通”的边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