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视中国经济的跨越与转型
吴金友

 □吴金友

 

 作为在经济部门长期跟踪研究宏观经济的工作人员,我拜读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连平教授所著的《跨越与转型》一书,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跨越与转型》一书从不同角度,分9个章节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相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措施。该书的特点之一是紧密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现实指导意义。2008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对处于转型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序列冲击。进出口形势陡然严峻,物价水平持续高位运行,宏观经济增速显著下滑等,人们对中国经济“硬着陆”和“二次探底”的担忧时有发生。该书从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前景展望、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及其效果、商业银行治理及其改革、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治理、小微企业融资难以及人民币汇率策略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等角度,冷静地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为我们认清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视角和思路。

 该书的特点之二是立足于银行业,却又跳出银行业。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显著意义。一方面,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是高度依赖于银行业;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本身的发展壮大,又是紧密地依附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在推动银行业快速健康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该书从历史发展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所经历的改革以及时下面临的业务转型的同时,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影响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等;以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机遇,如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航运金融与碳金融等,进行了全方位分析,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银行业仍然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虽然银行业整体风险可控,但是局部隐患不容忽视。

 该书的特点之三是立足现实,具有较强的前瞻性。该书每个章节分析的出发点均是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无论是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还是宏观调控政策,亦或是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等,都紧密联系实际,但所有分析又不仅止于现实本身。该书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以及银行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做出了严谨预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如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和政策工具、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制度创新,以及更加主动与灵活的汇率政策等。所有这些问题不仅构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因而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对于中国经济以及银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一直处于“跨越”过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包括银行业在内的专业领域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国民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中国经济用短短30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才能实现的目标。逻辑告诉我们,“跨越”不可能持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转型”则成为一种必然。今天,我们都知道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大力提升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资产价格改革与通货膨胀治理,改善民营资本经营发展条件等。但是各种领域的“转型”怎么转、向什么方向转等,成为大家最想知道的答案。

 连平教授用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睿智的逻辑思维,在《跨越与转型》一书中,不仅为我们梳理、总结了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些关键领域的“跨越”过程和事实,而且更为我们提出和指明了这些领域“转型”的方向和方法等政策措施建议。特别是作为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以银行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货币政策为切入点,正如《跨越与转型》副标题所点睛,更多地思考经济理论在中国经济“跨越”和“转型”中的具体应用,不仅体现了经济理论的社会意义,而且更加充分体现了一个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跨越与转型》不仅对于热心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研究者,而且对于实际工作者应用有关经济金融知识,解决其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都有非常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