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趋势/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3月23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整可控 冲关可期
湘财证券 王玲

 □湘财证券 王玲

 

 近期A股正式上演了“倒春寒”的情景,从3月14日的长阴,再到本周并列的三连阴,市场杀跌情绪再度蔓延。实际上,从本轮低点2132反弹至今,股指并未出现大幅的回调,指数一路凌厉上行,板块精彩纷呈,个股屡创新高;不过当股指剑指2450压力位时主动展开回调,不得不说,目前的调整既在预期范围内,也是为下一站进攻进行必要的蓄势整理。

 首先,政府政策调控的方向有望向保增长转变。从目前决策者调控的角度分析,政策将继续在稳增长、控通胀和结构调整三方面进行平衡。根据2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通胀有所缓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5%,创20个月新低,结束已维持24个月的负利率时代。即便3月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再掀升势,高油价导致的高成本将使国内经济复苏遇到阻碍,但政策的微调预调已经定调,不排除经济数据继续惨淡。不过通胀数据的回落,已为政策松动打开空间。长远而言,调控向经济稳定增长倾斜的概率加大。只是由于经济数据存在反复,通胀回落仍有待观察,而政策并未发出强烈的松动信号,故股指在高歌猛进后回归理性,应该说目前的调整仍属于合理范围。

 其次,经济并未出现明显衰退,市场纠错正在进行中。市场第一阶段的大幅上涨,已经基本反映了流动性环比改善的预期,并且近期资金价格的回落已经反映在行情上涨的过程中。目前,随着市场中枢的上移,市场需要新的动力特别是基本面的改善来推动上涨,但鉴于目前终端需求依然疲软,市场价格上行难以切换到基本面推动的模式,因而近期市场处于胶着状态。加之投资者兑现利润、货币政策方面相对平静,高油价导致的输入性通胀担忧,这些因素的累积都为市场上行增添阻力,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反弹就此结束。

 从2月份信贷数据分析,企业因开工和投资需求不足导致信贷增速创出历史新低,但通过适时微调货币政策来刺激贷款增长同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已是目前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需求一旦回暖,企业开工数量增加,基本面将随之回暖是大概率事件。而从经济衰退的数值分析,只有GDP增速低于6%,经济运行才算进入衰退期。而国内2011年GDP增速保持在9.2%以内,表明经济只是属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阶段正处于向过渡阶段转化的准备时期,而并未真正进入衰退期。这一结论将会支撑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同时,根据国内2月份经济活动数据,工业生产增速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明显以及小企业发展势头趋于好转的迹象表明,A股市场的反弹并不是望梅止渴,更多的来源于内生性的改变。

 再次,近期国际经济环境及市场表现也为A股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根据目前研究机构对全球经济的普遍判断,至少在2012年6月前,全球的通胀趋势将持续处在下行趋势中。这意味着去年年底开启的全球货币政策放松周期在今年上半年得以持续,这使得全球工业生产活动在二季度内触底的概率增长,同时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得以维持高位,有利于继续从安全资产向高资产的重配过程。而近期原油、黄金价格的高位运行即是最好佐证。经济活动一旦企稳,大宗商品的真实需求增长就开始加速,从而可能对其价格提供新一轮的来自基本面的支撑。这将加速资源价格上行,带动有色板块发力,从而令以A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从中受益。

 技术层面而言,本轮股指反弹至今,板块轮动的节奏较为显著。从行情启动前的银行、保险提前复苏,到反弹启动阶段的建材、地产板块,再到中小板、创业板为代表的软件、通信、医药板块,最后逐渐过渡到以家电、汽车为代表的消费板块,市场的轮涨基本完成。经历一轮上涨后,技术形态、估值修复动力均有所减缓,需要新的热点触发市场神经。量能方面,近期投资者心态较为“稳定”。即便3月14日股指出现大幅回调时量能急剧放大,但近几日A股量能逐渐萎缩,表明目前杀跌动能有限,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按兵不动来面对调整。空间方面,此前市场从2132点低点反弹至今,并未出现大幅度回调。而股指近期下跌只是前期盈利了结的一种行为,借助房地产政策打压、借助市场恐慌行为进行获利了结,短暂回调后,市场有望发动下一轮进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