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观点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2年03月1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市场导向改革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

 

 近几周来,关于中国下调经济目标增速的新闻占据了媒体的主要版面。不管经济减速是持久现象还是暂时调整,中国都必须付出极大努力夯实中期和长期经济表现强劲的基础。中国同时面临着几个严重挑战:不平等性加剧、严重且不断恶化的环境破坏、顽固的外部失衡,还有社会的老龄化。

 幸运的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已认识到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要性,着眼于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注重增长的质量、结构性改革和社会融合,以克服源于收入不平等的城乡差距。针对这一宏伟的长期目标,世界银行最新报告《中国2030:建设现代、和谐、富有创造性的高收入社会》给出了2030年前中国发展成熟、良好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改革建议。

 该报告是中国—世界银行长期合作的结晶。为纪念中国加入世行30周年,佐利克行长给中国领导人提出了识别和分析中国中期发展挑战的建议。《中国2030》认为,应该采取重新定义政府角色的结构性改革,改革国有企业和银行,发展私人部门并促进竞争,深化土地、劳动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中国政府直接提供的有形公共品和服务数量相对较少。未来,中国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无形公共品和服务,如规则、标准、政策等。这些政策和制度性进步能增进生产率,促进竞争,有利专业化,增加资源配置的效率,保护环境并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企事业部门,关键在于增加所有部门的竞争,降低私人公司进出壁垒并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金融部门,银行体系必须商业化,从而逐渐实现利率由市场力量决定。同时,资本市场也必须与法律和监管基础设施同步深化,以确保金融稳定。

 在劳动力市场,中国应该加速户籍改革,确保到2030年时工人可以根据市场信号自由迁徙。中国决策者还必须引入增加劳动力参与率的政策,反思工资政策,并将社会保险扩展为全国通用。必须保护农民的权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变征用农地用作城市用途的政策。

 中国的中期成功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开放的体系,让竞争压力促使中国公司参与生产和过程创新。企业创新不仅通过自身的研发行为,也需要参与全球研发网络。当务之急是改善研发质量,而不是只重数量。决策者应该关注改善大学毕业生的技术和认知能力,建设与产业紧密相连的广延全球人才的研究性大学。

 开明的战略需要鼓励中国实现“绿色增长”,而不是继续走当下造成巨大未来环境成本的快速增长之路。鼓励低污染、能源和资源效率高的产业的投资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刺激相关上游和下游制造和服务业的投资,建设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朝阳产业。

 《中国2030》还建议通过修正就业、融资和高质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城乡差距,扩大机会,改善社会保障,抑制中国相对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现象。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持续地给予服务不完善的农村地区和农民工更多关注,同时改革社会政策以确保可靠的社会安全网。

 此外,需要开启新的收入来源,确保地方政府有充足资金以满足日益高涨的支出责任,同时改善中国财政状况。此类改革有助于确保各级政府都获得预算资源和合适的支出责任。

 中国应该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利益相关者。中国应该继续增强其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这也是过去三十年的成功秘诀),进而从进一步专业化、增加投资机会、更高的资本回报以及互惠思想和知识流动中获得好处。

 中国还应继续坚定不移地重启陷入中止的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支持投资流动的全球协定。中国的金融部门要想融入全球,必须通过渐近、可控的步骤实现资本账户开放。其中,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并成为全球储备货币是最关键的一步。

 《中国2030》中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框架。这一框架有助于实现中国可持续和谐增长的目标。全球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危险的阶段,中国政府需要应对新风险、新冲击和新脆弱性。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应该坚持其短期政策反应必须有利于长期改革重点这一原则。(来自Project Syndicate)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