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报库检索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连阳吹响年底“吃饭行情”号角
曹阳

 □本报记者 曹阳

 

 10月以来,A股先抑后扬,“红十月”几成定局。上周A股的五连阳,不仅充分激发了市场做多动能,投资者翘首企盼的“吃饭行情”似乎也渐行渐近。值得注意的是,海内外利多因素的共振,共同推动了此次反弹行情,但反弹过程却谈不上酣畅淋漓,市场人气虽有好转,但上涨仍颇显“犹豫”,短期而言,“红十月”宣告年底“吃饭行情”的到来。但反弹高度恐仍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能否带来“惊喜”以及欧债危机暂缓的“观察期”能有多长。

 超跌反弹一触即发

 回过头来看,当温州民间借贷泡沫破灭、管理层频繁去温州调研之时,政策微调的信号就已逐步隐现,后来的汇金增持四大行、国务院出台扶持小微企业的九大财金政策实质上是对政策底的进一步确认。发改委对通胀拐点的确认与10月汇丰PMI初值大幅好于预期,直接激发了A股的绝地反击。而管理层关于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讲话,则是正式宣告政策底的确认。

 同样是基于政策底的反弹,本轮始于2307点的反弹力度将强于6月底、7月初的反弹。一方面,6月份通胀高点尚未显现,而经济增长仍然维持在9.5%的高位,政策紧缩的空间仍然存在,尽管当时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然较低,接近估值底,但博弈政策底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当时欧美债务危机趋于白热化,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与美债可能违约的风险更增大了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A股很难出现走出独立行情的内在动力。时至今日,上述内外因素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内方面,三季度经济增速放缓明显,通胀呈现持续下行趋势,政策微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均已具备;欧美方面,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转暖,欧债问题在各方努力下达成阶段性协议,尽管希腊减记负债的方式损害了部分投资者的利益,但至少大幅降低了欧债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加之A股市场中枢已由2600点跌至2300点附近,因此,本轮反弹兼具了超跌反弹、政策底、外围环境趋稳等多方面的利好因素,其反弹的强度与持续性理应高于6月底。

 市场底还需整固

 在估值底与政策底先后确认之后,市场所担心的焦点已转向经济基本面上。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从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到三季度同比增长9.1%,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对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自2010年二季度就已开始,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2010年处于过热阶段向“类滞胀”阶段过渡的经济周期,而今年上半年则处于经济减速、通胀上行的“类滞胀”阶段,而三季度开始则处于从“类滞胀”阶段步入“类衰退”周期,三季度股市的加速下行正是对经济增速与通胀数据双下的反应。

 目前来看,在紧缩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作用下,国内经济下行的趋势仍将持续,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降至9%以下;同时在国内需求下降、海外输入型通胀压力趋降的情况下,国内通胀未来或有加速下行的趋势。因此,整个四季度,国内经济仍将处于经济增速与通胀的双下组合区间内。问题在于目前国内经济处于“类衰退”的何种阶段。如果当前的经济处于“类衰退”的中前期,那么本轮反弹的高度将十分有限,只是下跌趋势中的一次抵抗;但如果当前经济已处于“类衰退”的中后期,那么不排除2307点是市场中期底部的判断。一般而言,衰退期持续时间较短且不确定性很强,考虑到股市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相对经济基本面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因此市场底一般而言领先于经济底一个季度到半年时间。这一点从2008年股市11月份见底,2009年一季度经济见底中可以窥探一二。

 如果说当前市场已然见底,那么意味着国内经济最早将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见底。这一点似乎可以从工业增加值数据和产出缺口得到印证。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高于8月份的13.5%,10月汇丰PMI初值为51.1,较9月份环比大幅上升,且回升趋势明显,考虑到工业增加值同比见底往往领先于GDP增速见底一到两个季度,因此从数据上看,国内经济于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见底的可能性极大,这与本轮反弹的时间点也较为吻合。

 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宏观政策对经济周期的熨平作用,在此背景下,市场很难明确捕捉到一个公认的信号来判断经济底部的到来,而一旦市场达成了对经济底部的共识,指数或对此早已有所反应。此外,尽管市场扩容脚步有所放缓,但货币信贷增速放缓的程度更大,因此,后市中交股份、陕煤、新华人寿等大盘股的IPO仍将在股票供应端对市场带来新的冲击。总体而言,2300点的底部区域初步得到市场确认,但在货币政策不可能完全转向、股票供给仍然较大、外围经济不确定性仍存的情况下,市场很难走出“V”型反转形态,反弹过程必将一波三折,而市场底在经过了五连阳之后仍需得到反复确认与巩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010042号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